罪团伙40万的糖当抗癌药卖 抗癌药入医保后患者仍难买到
浙江新闻 2018-12-07 15:21
12月6日,公安部今天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公安部组织指挥浙江等地公安机关破获特大海外医疗诈骗案有关情况。
今年1月,浙江嘉兴接到报案,被害人被嘉兴一美容院以出国检测治疗癌症,诱骗购买名为“癌盾”的药品等方式诈骗600余万元。这个主要成分是糖、番茄红素和花青素的“抗癌药”被诈骗团伙以9.8万至39.8万的价格卖给消费者。
浙江公安机关顺藤摸瓜在公安部统一指挥部署,多省公安机关密切配合下,成功打掉一个以海外医疗名义实施诈骗的犯罪集团,抓获犯罪嫌疑人132名,冻结涉案资金7000余万元,该团伙组织严密、分工明确,人数众多,涉及相关案件2000余起,涉案金额近10亿元。
抗癌药入医保后断货,购买仍遇到不少问题
国家医保局10月10日发文称,17种抗癌药被纳入纳入医保,其中包括肿瘤靶向药和化疗药,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实际上,抗癌药从降价到真正应用到患者身上,还需闯多道关。
1.入医保后,药品供不应求,多家医院断货,有些药品甚至全国断货。
2.由于药占比限制,一些抗癌药纳入医保后,医院和医生不敢给患者开,对患者的治疗反而造成了影响。
3.抗癌靶向药即便再降价,也是高价药,会占掉医院的药占比考核指标,这样就会使得有一些医生不太愿意开处方这类药。
4.对部分医院仍然对药品依赖的,则可能带来因降价而减少后利润,从而不愿用的这种药,这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