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墓地成菜地:文物毁了就再难复原 文明旅游应自觉

中国青年报   2018-11-27 11:58

  11月25日,陕西西安司马村,“杜牧墓保护研讨会”学者发现杜牧墓遗址已成低洼菜地。村史编纂人关山表示,上世纪六十年代生产队曾为垫积水坑等原因挖走墓地封土。

294

 

  由中国唐史学会和某集团主办的“杜牧墓保护研讨会”在西安举办。当专家学者和记者赶到杜牧墓遗址时,发现此地已变成一片残败荒凉的低洼菜地。本来是要共商墓地保护,结果发现墓地已变菜地。这样的现实,颇具讽刺意味,也让人增添几分无奈与唏嘘。

  其实,说起来,杜牧墓地确实经历坎坷,变菜地也有历史原因。据报道,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有人挖墓土“给生产队饲养室垫圈”。而且,当时文物保护意识普遍不强,一些村民私自挖土盖房。这导致仅在一两年时间内,7米多高的墓土便被挖尽。如今冢的中心只遗留下一个方坑。

  如果说,以往挖墓土对杜牧墓地造成的破坏,多少有些主客观因素影响,尚情有可原。那值得深思的是,为何时至今日,在倡导复兴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全社会共识的今天,在积极抢修破损文物已成为很多地方自觉行为的眼下,杜牧墓地仍然在遭受新的创伤?

  网上有种说法是,“陕西文物、遗址太多,保护不过来”,这固然是一种调侃,透着股抑制不住的文化认同与自豪感,但这不能成为当地文物保护等部门推卸责任的借口。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文物出土,越来越多的遗址被发现,这要求我们必须下更大力气去保护。另一方面,唐诗是我国璀璨的文化珍宝,即便在灿若星辰的唐朝诗人里,杜牧也有着无可替代的内涵与价值,墓地作为后人了解诗人的一个重要渠道,意义重大,一旦毁损就很难复原。

  再者,当地如果真有眼光与谋划,就应当认识到,即便是从利益角度考量,及时合理地抢救杜牧墓地,并与周边的杜淹、杜如晦等历史文化名人墓地综合保护,也不失为打造当地旅游资源的一种方式。让当地人对祖先的文学成就与人格魅力产生敬仰,让外地游客有机会抒发思古幽情,无论是从商业价值还是精神价值来说,岂不都比挖地种菜有意义得多?

  这些年,我们见到了太多名人故居、知名历史景点被拆、被毁的案例。近有今年6月,位于济南的张养浩故居遗址被规划建住宅。远有坐拥“亚洲最大火车站”“世界上唯一的哥特式建筑群落”等美誉的济南老火车站,早在1992年被拆除。尴尬的是,一边是拆,一边是复建。2013年,济南市旧城开发投资集团宣布复建21年前拆除的老火车站以及行包房。可是,能复建的,只是建筑这些外在的形式,一处故居、墓地、遗址,一旦被毁,其精气神将不复存在,人们的感受也将一去不复返。

让文明旅游成为自觉行动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旅途中,每个人都应该努力成为一道“美丽风景”,而不是破坏环境、污染他人眼中的风景。然而近年来,一些不文明旅游行为不断被曝光,如乱涂乱画、乱扔垃圾、损坏或顺走景区公共物件、不尊重国外风俗习惯等等,既破坏了风景,也破坏了人们在旅途中的好心情。知名景区设立“红黑榜”,曝光不文明行为,奖励文明游客,倡导文明旅游,此举不失为一种有益尝试。

  每逢节假日旅游高峰,国家和各地旅游部门都会发出文明旅游相关的倡导和提示,然而,每到此时,也是各类不文明旅游现象的高发期。不文明旅游现象何以屡禁不止?笔者认为,一方面在于人们对于不文明旅游行为的“习惯性忽视”,没有养成文明旅行的自觉意识;另一方面也在于制度的篱笆没有扎紧,缺乏针对文明旅游的“规范化管理”。知名景区制定文明旅游的管理措施,奖励文明旅客,曝光不文明行为,有助于规范游客旅游行为,培养和提升游客的文明意识。

  事实上,早在2016年国家旅游局关于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后,就有一批不文明旅游的典型被“记录在案”,对不文明旅游行为起到了较好的惩戒与警示作用,广受社会关注。一些地方和景区给予文明游客的“免门票”“送门票”等奖励,则让大家看到文明旅游带来的“真金白银”的实惠,比起过去不痛不痒地写几句标语、喊几声口号,更能激励人心,引导人们自觉践行文明。

  良好道德的养成,离不开法规制度、奖惩措施等外部的约束和激励,但更重要的还在于游客自身要加强自律,把文明旅游的意识植入内心,付诸行动。

  每个人从我做起,从不乱扔一张纸片、不乱折一枝花木的小事做起,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景区秩序,爱护景区自然环境,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就可以积聚文明力量提升自身形象、汇成“美丽风景”,共同营造文明旅游的新风尚。 执笔:贾学蕊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董事长称被开除员工涉嫌学历造假 被开除当
  • 章泽天登胡润财富榜:净资产600亿 清华与浙
  • 全球最大级集装箱船出海试航 最大载货量241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