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和腾讯在保险业布局各有千秋 相互保用户超千万
支付宝上的一款互助保险计划“相互保”意外走红(支付宝“相互保”是什么?互相保需要哪些条件保额多少),随之而来,“相互保险”这个略显陌生的词汇也进入不少保民的视野。“相互保”走红,离我国的相互保险“走热”还差多远?
实际上,相互保险并非新鲜词汇。最初起源于西欧的相互保险,在中世纪以德国的“共助金库”为代表,颇为流行,如今也是世界保险市场主要的形式之一。何为相互保险?简单来说,相互保险是指有相同风险保障需求的投保人,以互相帮助、共摊风险为目的,为自己办理保险的经济活动。相互保险公司没有股东,缴纳保费就能成为会员,投保人、保险人的身份是统一的。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互联网+相互保险”存在“会员分散”、“欺诈”等风险。比如,传统相互保险的会员很多都是基于“熟人圈”,有相近的诉求。记者注意到,“相互保”似乎也有一些针对性的措施,比如向芝麻分650及以上的蚂蚁会员及其未成年子女开放、申请加入时要自主选择签署付款授权服务协议等。不过,相比保费动辄超千元的长期重疾险,成本较低的“相互保”并不是替代品。而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相互保”走红,离相互保险“走热”还差很远。
按照保监会此前公布的数据,2014年,全球相互保险保费收入1.3万亿美元,占全球保险市场份额的27.1%。“相互保”更多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为整个保险行业教育用户,提升大众健康保障意识,最后扩大行业发展空间。
阿里巴巴和腾讯在保险业的布局各有千秋,且有着各自的优势和定位。从广度上来看,两家公司均通过直接或间接控股多家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基本囊获了保险行业全牌照;但从深度上来看,阿里在持股公司中全部占据第一大股东或者控股股东地位,而腾讯则旗帜鲜明,除在微保占控股地位外,在其他公司则仅是参股股东身份,比如腾讯多轮投资水滴互助、水滴保。
上线两年多的水滴互助截至今年9月底保障用户已超过4500万,总计为1400余名患病家庭均摊了超过1.8亿元的健康互助金。截至今年8月底,水滴保已与国内近40家知名保险公司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推出了近50款高性价比保险优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