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扩大开放四大举措具体内容、涉及领域行业及对股市影响

中国纺织报   2018-04-11 11:09

  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4月8日~11日在中国海南举行。4月10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演讲中,习近平向世界明确表态: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习近平表示,在扩大开放方面,中国将采取以下重大举措:

第一、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

  今年,我们将推出几项有标志意义的举措。在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方面,去年年底宣布的放宽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外资股比限制的重大措施要确保落地,同时要加快保险行业开放进程,放宽外资金融机构设立限制,扩大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业务范围,拓宽中外金融市场合作领域。在制造业方面,目前已基本开放,保留限制的主要是汽车、船舶、飞机等少数行业,现在这些行业已经具备开放基础,下一步要尽快放宽外资股比限制特别是汽车行业外资限制。

第二、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

  投资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资。过去,中国吸引外资主要靠优惠政策,现在要更多靠改善投资环境。我们将加强同国际经贸规则对接,增强透明度,强化产权保护,坚持依法办事,鼓励竞争、反对垄断。今年3月,我们组建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还有一些其他新的机构,对现有政府机构作出大幅度调整,坚决破除制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弊端。今年上半年,我们将完成修订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工作,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第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这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对此,外资企业有要求,中国企业更有要求。今年,我们将重新组建国家知识产权局,完善加大执法力度,把违法成本显著提上去,把法律威慑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我们鼓励中外企业开展正常技术交流合作,保护在华外资企业合法知识产权。同时,我们希望外国政府加强对中国知识产权的保护。

第四、主动扩大进口。

  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中国不以追求贸易顺差为目标,真诚希望扩大进口,促进经常项目收支平衡。今年,我们将相当幅度降低汽车进口关税,同时降低部分其他产品进口关税,努力增加人民群众需求比较集中的特色优势产品进口,加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协定》进程。我们希望发达国家对正常合理的高技术产品贸易停止人为设限,放宽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

  今年11月,我们将在上海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是个大平台,今后要年年办下去。这不是一般性的会展,而是我们主动开放市场的重大政策宣示和行动。欢迎各国朋友来华参加。

  我想强调的是,我刚才宣布的这些对外开放重大举措,我们将尽快使之落地,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努力让开放成果及早惠及中国企业和人民,及早惠及世界各国企业和人民。我相信,经过努力,中国金融业竞争力将明显提升,资本市场将持续健康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将加快推进,中国市场环境将大大改善,知识产权将得到有力保护,中国对外开放一定会打开一个全新的局面。

  博鳌论坛看点看点一

中美贸易摩擦怎么看?

  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在出席博鳌论坛时说,中美贸易摩擦不仅会影响中国的经济,还会对整个亚洲的产业链产生影响。因此,中美贸易摩擦所引发的影响和风险不单单针对中国,其更大的问题在于可能引起整个亚洲经济波动的风险。

  樊纲表示,经过多年的发展,亚洲各国之间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贸易供给链。以在中国生产的苹果公司产品为例,很多亚洲国家都参与了零部件的制作和组装,因此如果贸易战开启,受影响和冲击的将不仅仅是中美两国。

  对于中美之间的贸易冲突,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戴相龙表示,贸易战是“支流”,他仍对中国未来的发展表示乐观,“不仅要看到风险,也要看到机遇。”未来20年甚至到本世纪中叶,亚洲将仍然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率虽然有所下降,但发展质量在不断提高。对中国来说,重要的是推进国内的供给侧改革,包括产品资本和住房供给。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表示,中国发展到今天,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在制造业方面的发展规划,是美国真正感到担心的。加征关税一旦要落地涉及的问题很多。美国加税以后还要进口,美国的经济结构本身就决定了一定是贸易赤字,不从中国进口也得从别的地方进口。之所以从中国进口就是因为中国的产品质高价廉,那么其他国家的替代性怎么样,这个要考虑。还要考虑到本国的消费者,价格上涨了以后会出现价格的需求弹性,涨了以后是不是还要去继续消费呢?

  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马云去年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时曾表示,将为美国创造100万个就业机会。而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期间,马云表态,如果中美经贸关系恶化,这一承诺也将宣告无效。

  看点二

制造业企业的新机遇在哪?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表示,未来对企业家而言有什么样的机遇?首先看总量数字,比较保守的估测,如果GDP每年保持5.5%的增长速度,到2030年,实际GDP将近达到157万亿,名义GDP甚至可以高达260万亿人民币,这个数字跟去年的82.7万亿相比,还有一倍以上的空间,这在中国是真实存在的一个经济发展的机会。

  大家经常讲中国人口红利消失的问题。但中国人力资本或者知识资本在过去40年的积累成为另一个崛起的力量。以1990年以后出生的人为例,到2030年,我们大概有4亿到4.3亿年龄在40岁以下收入相对比较高的消费群体在中国崛起。这相当于一个欧盟的人口总量,比美国的3亿多人口要多很多。而其中2亿人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换句话讲2030年中国整个劳动力市场里受过高等教育人口将达到2.5亿。

  大家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2.5亿人的活力一旦激发出来,他们的创新精神、创新思想一旦激发出来之后,他们组合起来会带来一种什么样的对中国经济未来的一种驱动?

  我认为,新时代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机会、中国企业的机遇是非常乐观的。在未来的20~30年,在中国会崛起一个具有相当大消费实力的群体,他们的偏好、他们的需求、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想象跟向往,这个差距怎么去弥补?可能是在座企业家在未来10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需要去破题的一些领域。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表示,在今天这样一个新的时代,我们更要解决的问题是不要急于浮躁,不要被外面的世界迷惑了眼睛,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大家都知道格力的空调做得最好,其实大家不知道的是,格力在智能装备领域依然做得很好,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数控机床,所有这一切技术都来源于我们自己的团队,我们是从一张白纸做出来的,彻底颠覆了中国制造业传统的思维——靠拿别人的技术来发展。

  合资引进是我们常用的名词,但是我们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只有自己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创造者。只有真正掌握了核心技术,你才敢讲你是为人类服务,否则我们仅仅是赚钱的工具而已。

  中国企业要想走向世界,希望有更多的企业能够坚持这一份信念,走自主创新之路才有未来,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才可能掌握明天。

  今天为什么提出来从注重数量的发展转向注重质量的发展,因为我们大而不强,因为我们的产品在国际上没有地位,世界品牌评选的时候,没有一个是中国品牌,因为没有掌握技术,所以做不到。

  前几天,大家都在讨论一个问题,国际上有很多标准,但中国没有自己的标准,这怎么能走向世界?实际上一个国家强不强大就是看你能不能掌握标准的制定。怎么样才能有定标准的权力?这就需要你的技术比别人领先。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表示,中国的发展空间仍然十分巨大,尽管我们外部环境确实变差了,但中国增长的空间远远没有释放出来。此外他还谈到,中国现在确实充满机遇,变化太快,互联网技术给我们社会的演进,给我们的焦虑感都是空前的强大。无论我们是做传统行业还是做互联网企业,还是做媒体行业,都充满了焦虑感,这是技术演进所造成的。对传统行业,我们面临着经济周期;对新兴行业,我们面临着产品和服务迭代的加速。同时,企业面临着庞大的需求和竞争,因为中国有最多、最大的消费群体。

  (摘编自侠客岛微信公号、界面新闻、新浪财经)

扩大开放是既定大战略而非一时之策

  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天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发表题为“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的主旨演讲,他的这一讲话极具信息量,从改革开放的角度描绘了中国走向未来的路线图。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世界通过习主席讲话看到了对这一庄严承诺一系列具体可信的支撑。

  习主席宣布了“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的扩大开放诸多举措,包括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相当幅度降低汽车进口关税、增加人民群众需求比较集中的特色优势产品进口、在上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等。

  最近两年美国政府带头举起保护主义旗帜,使经济全球化大潮中出现一股“本国优先”的逆流。中国对这一复杂形势的回答则是进一步扩大开放。这一姿态代表了今天中国的战略高度和前所未有的自信,中国在为维护全球经济合作体系做出自己的贡献。

  前四十年卓有成效的改革开放创造了今天中国的格局,开放成为了中国人的一种信仰,深深嵌入了我们今天的世界观。与此同时,中国人自己是这个国家改革开放进程的主宰者,今天的改革开放不是被西洋舰队轰开的,不是被外部强权压开的,它是中国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动战略之举。

  国内外立刻有人将中国的开放新举措与中美贸易战的具体博弈进行“对表”,他们指头缝中间的那点视野反映了心胸的局促。那些人离追上中国改革开放的潮头,离了解中国前进的整体脉络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从去年十九大到今年两会,中国领导人在多个场合强调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性,一些重大举措从去年底就开始不断出台。中国扩大对外开放是建造大道通衢的既定战略,而那些人关心的是自己路口的绿灯此时此刻能否多一两秒。中国人看到的是千里沃野,那些人眼睛里有的只是几粒黄豆。

  我们尤其关心的是,博鳌论坛吹响的对外开放新号角不仅面向了中外贸易,而且它是中国未来国家发展道路的新的进行曲。未来的中国注定是经济上高度开放的中国,而这样的中国将不可能在其他领域是封闭保守的,中国的全面现代化在实现逻辑上得到了重大保障。

  一段时间以来互联网上有一些担心中国“倒退”的声音,然而中国的大举措却是把自己推向与世界的全面交流合作与竞争。中国根本没有“倒退”的余地,连原地踏步也不行。对外开放把世界变成中国躲不开的“尺子”,我们或者达标,或者超越,我们无法在自己做得不好的情况下欺骗自己我们做得是好的。

  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准伪造不了,中国社会的和谐程度也伪造不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同样一目了然。对外开放客观上形成了中国必须通过改革不断进取,在所有领域都追求最佳方案和最优效果的倒逼机制。

  十八大以来,中国国家战略的完整性愈发凸显了出来。以全面从严治党为龙头,中国实现了政治上的再加固,与此同时经济上的全面深化改革,直到把对外开放推上新的台阶。这个国家在扬起风帆,而此次远航的确定性得到了空前保障,它不是去探险,更不是去流浪。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引领世界一起远眺的目标,“一带一路”是通向那个目标的道路之一。人类从没有见过一个以和平合作姿态崛起的世界大国,一些人一直怀疑中国的和平崛起是“装腔作势”,但今天的博鳌论坛展示了中国最新举措之后,相信世界对中国的理解将会更进一步。

  习近平主席的博鳌论坛演讲很可能将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载入史册。这一天是一个标志,中国的大门正朝着世界进一步推开。(来源:环球时报)

相关阅读:

  中国对外扩大开放4大举措 为什么要扩大进口放宽市场准入

  放宽汽车行业外资股比、降低关税对A股股市上市公司影响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国务院食安办:各地加强“五一”和端午期间
  • 多部门详解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
  • 我国将出台多项政策措施稳就业稳经济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