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上调公开市场利率:市场应对美联储加息影响
美联储利率决策在一片看涨声中落下实锤,中国央行随后也再次跟随调升公开市场利率5个基点,并称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上行是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正常反应"。
中国央行称,周四在公开市场进行的100亿元人民币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上调5个基点至2.55%;并表示公开市场操作利率随行就市小幅上行反映了资金供求关系,有利于市场主体形成合理的利率预期,对稳定宏观杠杆率可起到一定的作用。
“在当前人民币汇率经历了大幅升值、并保持稳定的背景下,此次加息重点或在于进一步纠正央行操作利率与市场利率之间的偏差,”海通证券分析师姜超发送的点评称。
美联储隔夜刚刚上调了基准利率25个基点,并维持今年总计加息三次的预测不变,但以经济前景改善为由预计2019年和2020年的加息路径将更为陡峭。
在美联储去年3月份加息之后,中国央行上调公开市场逆回购及MLF操作利率10个基点;而美联储在6月份加息时,中国央行选择了按兵不动。12月份美联储年内第三次加息后,中国央行再度出手上调逆回购利率,但调整幅度变为5个基点。
市场淡定
此次央行再度选择进行5个基点的小幅度调整,加息后股债市场表现不一,但波幅不大,显示金融市场对加息有所预期,情绪影响有限。
利率调整公布后,10年期国债期货涨幅进一步扩大,10年期国债和国开债收益率均下跌,沪指跌幅一度扩大至逾1%,午盘回稳至3254点附近。
“A股回落是受到了中国跟随上调逆回购利率的影响,沪指3200点附近料有较强支撑,”中原证券分析师张刚在电话中表示,上调逆回购利率是应对美国加息的一系列措施之一,不一定是货币收紧的信号。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研究主管明明指出,中国央行加息后,流动性松紧和监管政策成为关键点,考虑到银保会已经正式成立和运行,监管政策有可能很快落地。“就货币政策而言,流动性未来将加快回归中性,加息的影响也将逐步显现。”
延伸阅读:中国央行追随美脚步温和调升逆回购利率 靴子落地债升股跌
加息悬念
民生银行研究院金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一峰也表示,中国央行本次上调可以说是对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状况的追认,即当前资金价格水平已处于较高位,所以没有过度上调的必要。 同时更多考虑到了中国经济后期走势尚具有不确定性等作出的选择。
随着公开市场利率的上调落地,近三年未有调整的存贷款基准利率是否成为下一步调升的对象,开始进入市场讨论的范畴。
九州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的报告写道,“2018年存款基准利率加息是可能的,因为存款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已经形成了堰塞湖,即存款利率远低于货币市场利率。”
邓海清认为,2016年四季度以来货币市场利率持续上行,而存贷款利率却并未调整,存贷款利率特别是存款利率存在滞后调整的必要。明明也指出,上半年央行可能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非对称加息是选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