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北八道集团涉嫌操纵的次新股 董事长林庆丰股权披露
《国际金融报》记者发现,相关股票在2017年2月均出现了异动。其中,张家港行从2月6日至21日累计上涨135%、江阴银行则在几乎同样的时间内上涨114%。
然而,股价大涨背后,却没有业绩支撑。
张家港行2016年年报显示,2014至2016年,该行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8.14亿元、7.13亿元、6.89亿元,连续3年下滑。张家港行透露,如果其经营环境未能得到改善,业绩存在进一步下滑的风险。
江阴银行2016年年报则显示,江阴银行营业收入、净利润双降,不良贷款率为2.41%,略有上升。
多位分析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相对于大盘银行股、港股银行股的低估值,此前A股上市次新银行股的市盈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些次新农商行价值被高估,而基本面却无法支撑其高溢价。当时有分析师直言,过山车行情或有可能是游资、中小股东在背后炒作。
游资为何选择次新银行股?
在业内人士看来,次新股此前由于大股东解禁期的限制,流通盘股少,流通盘小,相同的资金量,相比大盘股,操纵次新股更具可操作性,且相应的涨跌幅都更为剧烈,更容易获利。
以张家港行为例,据了解,2017年2月至4月,北八道通过龙虎榜上经常出现的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厦门祥福路证券营业部、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厦门仙岳路、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四季路证券营业部等几个证券营业部,先是在低位大笔资金买入,不断抬高股价。随后从2017年4月张家港行达到历史股价最高点30.5元后,上述几家营业部“不约而同”地高位卖出。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北八道就将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价炒翻一倍。
“其实北八道所采用的方法十分老套。”某私募基金分析师李立新(化名)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只要有钱,通过这种方式,庄家很容易进行股价操纵。
另有私募基金高管王明(化名)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进一步分析称,游资能把这些次新股炒成“妖股”,不仅是因为它的资金量大,很大程度上这些游资还利用了一些市场的特点。“比如,跟风炒新股的心理特点,只要游资的资金量一大,把股价打上去,势必会有很多散户以及其他游资跟进”。
“不专业的越来越难玩了。”王明感慨道,证监会公开对操纵张家港行、江阴银行等次新股的处罚也是给众多普通投资者一个警醒,现在投资更需关注的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