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债务风险显现:财富盛宴背后的“灰犀牛”危机

半月谈网   2018-03-06 10:21


  3、 警惕由家庭债务风险引发“灰犀牛”事件

  虽然中国家庭债务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段距离,专家普遍认为不会发生类似美国的次贷危机,但仍需警惕家庭债务风险引发“灰犀牛”事件。

  在宁磊看来,目前美联储已开始缩表和加息,如果中国央行也提高基准利率,大量家庭的房贷支出将会大幅增加,给家庭资产流动性带来一定冲击。

  此外,中国家庭的储蓄和收入增速趋势都是向下的,家庭债务的放大对经济的影响已经出现。

  毫无疑问,居民的银行储蓄、持有现金等流动性资产受到约束性影响后,会进一步影响居民消费,从而给中国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家庭杠杆率存在严重的分布失衡,具体表现在地区差异、年龄段差异等方面。

  截至2017年8月,福建、广东、北京、江苏、浙江、上海、云南、贵州、西藏、新疆等16个省份的杠杆率超过50%。其中,福建省的家庭杠杆率达到105%。

  如果家庭债务的累积出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地区,不仅会影响当地居民生活质量,还会拖累宏观经济,可能隐含系统性风险,进一步增加宏观调控难度。

  城市家庭杠杆率偏高主要体现在中青年家庭。 那些在2015年后以各种形式举债购房的年轻人,很可能是中国社会中杠杆率最高的群体。在一二线城市,年轻人买房除了向银行贷款外,通常还会向亲友借钱。

  在高负债时代,这些中青年的财富最危险。如果房价出现较大波动,或者经济持续下滑,他们的家庭债务风险就会显现出来。一旦资不抵债、断供停贷,甚至会造成更大的系统性风险。

  摩根大通预计,到2020年中国家庭杠杆率将进一步上升至61%。家庭杠杆率增加将主要由信用卡快速增长和在线P2P贷款所推动。

  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指出,当家庭债务占GDP的比重低于10%时,家庭信贷继续增加可能会对GDP增长起到积极作用;当家庭债务占GDP的比重超过30%时,家庭债务的增加会损害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增长。

  前面我们提到,即使不将公积金贷款等其他渠道的家庭债务考虑在内,2016年底中国家庭债务占GDP的比重也超过了44.4%。这个数据已经超过IMF给出的30%的警戒线。

  中国家庭债务快速上升,对消费升级、金融安全和经济增长等方面的负效应值得关注。同时,居民杠杆率快速上升主要集中在房地产领域,有引发房地产泡沫的隐忧,须保持警惕。 未来几年,不论是在宏观政策还是微观监管方面,都要多方位提前筹划,缓释风险。

  来源:《半月谈内部版》2018年第3期

  半月谈记者:桑彤姚玉洁| 编辑:李建发李力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介绍2025年一季度服务贸
  • 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快自动驾驶系统安全要求
  •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收同比增长6.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