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拍贷被指涉嫌“高利贷” 催款人骚扰借款人亲友

投资时报   2017-12-13 16:23

  《投资时报》记者接到拍拍贷借款人投诉,称该公司侵犯隐私以及涉嫌“高利贷”。拍拍贷客服回应的将利率与服务费分开计算,也与监管精神相悖

  拍拍贷股价和趣店一样,在11月24日探底。

  虽然与趣店上市后被密集炮轰薅穷人羊毛相比,拍拍贷所获关注度没有那么高,但自11月10日在美国纽交所上市以来,其股价最低仍然达到7.83元,较13美元发行价下跌了40%,几近腰斩。

  上市时,拍拍贷CEO张俊对媒体表示,拍拍贷从来不是靠现金贷上岸,“现金贷并不是拍拍贷的主要赢利点。”但登录拍拍贷借款APP借款主页,显示的只有“现金借款”、“极速小额”、“代还信用卡”三个产品。

  近日《投资时报》记者接到拍拍贷借款人投诉,称该公司侵犯隐私,催款人获取了他亲戚朋友电话,并骚扰了他们,同时,借款人还质疑拍拍贷涉嫌“高利贷”。拍拍贷客服回应的将利率与服务费分开计算,也与监管精神相悖。

  12月1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规定“以利率和各种费用形式对借款人收取的综合资金成本应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利率的规定”、“各类机构向借款人收取的综合资金成本应统一折算为年化形式”。而据最高人民法院2015年发布的《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要求: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

  此前,多地互金协会的政策也都要求将综合费率控制在36%的红线内。明确“36%的红线”将对包括拍拍贷在内的网贷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但网贷行业似乎不愿迅速割舍手中的丰厚利益,新政曝光后,《投资时报》记者于12月4日再次联系拍拍贷,其客服称,拍拍贷收费政策仍未改变,也没接到公司相关调整通知。《投资时报》记者登录拍拍贷旗下APP,所能看到的两款产品单日综合费率及首次扣款也没有变化。

   亲朋电话被诡异获取

  一位拍拍贷借款人告诉《投资时报》记者,拍拍贷催款人打电话给他的亲朋好友,称联系不上借款人,让通知借款人拿上身份证到当地派出所去。实际上,拍拍贷是可以联系上借款人的。

  而且,奇怪的是,拍拍贷如何获取了借款人亲朋的电话?借款时有要求提供手机服务密码,不过借款人称立马修改了密码。

  更诡异的是,这位借款人把自己手机通讯录上的联系人全删除后,再接到朋友电话,这位朋友也很快会接到拍拍贷催收方电话,就连前两年给他打过一次电话的朋友都接到了电话。他认为自己的通讯记录被拍拍贷方面获取了。

  《投资时报》记者拨打拍拍贷投诉电话,客服人员称,短时间逾期,一般是拍拍贷自己催收,如果逾期时间长了,投资人会自己介入催收,如果逾期太长,也不排除让第三方公司介入催收。如果出现通知亲戚朋友让借款人去派出所的情况,一般是逾期时间较长了,通知的本意也只是让这些亲戚朋友转告借款人尽早还款,如果不愿意接,可以让催收人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在通知对象中去掉。

  对于借款人亲朋的电话被获取,客服称,借款人借款时会填紧急联系人,可能会填写两三个人。但这也不足以解释借款人众多亲朋电话被获取。是否借款人使用拍拍贷APP时,APP读取了借款人通讯录?客服称,是否读取需要借款人确认,即便读取,拍拍贷也不会用作催收。

  而上述《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规定,“各类机构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均不得通过暴力、恐吓、侮辱、诽谤、骚扰等方式催收贷款。”“不得以‘大数据’为名窃取、滥用客户隐私信息。”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中央气象台:近期江南华南贵州等地多降水和
  • 长线游、县域游、主题游等持续升温 假期文
  • 特朗普称将对所有在外国制作的电影征收100%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