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HK”有望香港上线 李嘉诚和马云合作理由

36氪   2017-09-29 10:40

  一个应用打天下vs Glocalization

  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红利逐渐到顶之后,支付宝和微信都在加速全球化,借着华人出境游浪潮,把以支付为主的业务场景落地海外,是全球布局的第一步,但是,真正的全球化,是吸引来本地用户,实现本地化。

  微信的全球化,最初是一个app打天下。支付作为微信的附属功能之一,高度依赖于微信的全球化。在微信全球化的鼎盛时期,曾一度拿下多国社交榜第一名。但是到了今天,微信的全球化却出现了大幅撤退,比如在一度被微信作为全球化样本的印度市场,微信在其ios社交榜上排名19,而微信在巴西ios社交榜上已经滑落到了37名,这些国家社交榜的头牌,都被whatsapp占领。

  为啥节节落后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微信不够本地化,在全球不同国家,都用wechat一个版本包打天下。

  与微信不同,蚂蚁金服全球化被其总结为glocalization模式,不同于“买船出海”和“造船出海”,而是“出海造船”:走出去,然后本土化。

  自2015年之后,蚂蚁开始加快投资、牵手本地化的合作伙伴。2015年1月和9月先后投资印度版支付宝paytm,目前持股40%。同年投资了韩国首家互联网银行k-bank,这一路径已经复制到新加坡、韩国、泰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美国等等。

  蚂蚁金服给的不止是钱,还会帮助后者提升技术能力。以Paytm为例,后者最初只有单一的网关支付业务,没有账户体系。蚂蚁金服投资后,Paytm开始移植支付宝经验和技术,拓展更多服务场景和功能,引入余额宝、芝麻信用类似的服务,开拓线下支付体系,迅速拉开了和竞争对手的优势差距。如今,paytm已经成为印度第一,全球第三大电子钱包。

  在支付宝和微信在海外投资标的竞争中,技术能力也成为了竞争砝码。最典型的例子是,韩国的第一大即时通讯工具kakaotalk 2012年引入腾讯成为其二股东,但kakao2017年,却转头牵手蚂蚁金服,成立移动金融子公司kakaopay———就是看中了蚂蚁在金融科技领域的专业能力。

  通过投资和合作本地公司,间接实现全球化布局的路径,已被支付宝初步验证。

  这一模式,微信不会看不懂。比如在印度市场,微信曾投资国本地化的社交应用hike,但hike的ios排名为第10,并不靠前。这种尴尬并非印度独有,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排名前列的社交app多数来自具有先发优势的fackbook家族,市值超过5000亿美金、月活用户超过20亿的facebook,很难允许腾讯插手。

  因此,在去年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马化腾多少有点失意的表示,各个社交应用的程序和功能基本一致,对于微信而言,除非能够提供完全不一样的用户体验,否则要进入海外市场非常困难。

  两相对比,可以说,在进军全球化市场上,支付宝靠深耕专业技术能力及本地市场,走在了前面。

  香港本地化特征明显,但同时又与国际深度接轨,从这片土地白手起家的李嘉诚最清楚其中的规则。香港商业高度发达,但同时也面临发展瓶颈,眼光毒辣、野心庞大的李嘉诚也最清楚趋势与商机所在,这次他放弃马化腾,选择与马云牵手,正反应了竞争的残酷所在。

  这次合作,也成了一次观察微信与支付宝海外布局的绝佳窗口。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超10.7亿人
  •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从“象牙白塔”到“西部
  • 特朗普称将禁止伊朗石油买家与美国做生意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