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的“速度与激情”:全年销售3734亿 现金3043亿
2017年1月6日,中国恒大(HK.3333)发布新一期业绩简报,其全年合同销售额合计3733.7亿,合同销售面积4469万平方米,双双行业第一。
对于此次业绩发布,细心者会发现,除了销售创下历史峰值外,另外两项数据也颇为抢眼,一是销售回款3008.9亿,二是现金余额3043亿。
现金流是企业的生命线,两个与之相关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恒大一路飙车却总是安全到港的根源。有市场观察人士评论:“恒大表现出了强劲业绩,偏高的负债水平却引起了市场的担忧。但从此次发布数据,可略为窥探到公司在发展与风险之间掌握的平衡,或对行业有所启发。”
机遇下的大胆扩张
2009年上市时年销售303亿,2016年为3733.7亿,恒大的销售规模7年时间增了11倍。
这种恒大速度的背后,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高速发展。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为4.39万亿,但到2016年,该数据已经突破10万亿,翻了一倍多。
如果将目光投向整个中国房地产行业,会发现在这个“最好的时代”采取快速扩张路径的开发商并非只有恒大一家。
万科在2010年录得销售1000亿,其后再用6年时间突破至3648亿,王石甚至宣布,未来五六年要实现营业额10000亿。无独有偶,碧桂园也从2013年起采取高速扩张策略,并一举在2016年同样站在3088亿的台阶位居行业第三。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无论是整体市场的增长,还是同样借势实现高增长的同行,业绩规模的扩大幅度都逊于恒大。在一定层面上看,恒大对市场的精准判断及所作大胆决策起了关键作用。
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窥见恒大的胆识:2015年前后,当中国房地产行业处于阶段性波谷,不少市场参与者期待退出之际,恒大逆势而动,大量增持项目和土地,一度被视作激进之举。到2016年市场快速回暖,其他开发商蜂拥冲进土地市场抢夺地王,市场才发现真正的赢家早已潜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