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A股展望:沪深股指大幅下跌或是小概率事件

《财经》杂志   2017-01-03 14:24

­  据周金涛判断,2016年到2019年的四年,2016年将是四年中最好的年景,2017年中期之后会进入中周期的最后的下降阶段。他提醒投资者2018年和2019年要谨慎小心。

­  齐鲁资管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则认为,2017年时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相应的投资机会也是结构性的。

­  他对2017年股市给出的判断为:在经济依然下行,股市缺乏基本面支持的一年里,难有趋势性行情,在震荡起伏中,跌出来的是机会,涨上去的是风险。他同时提醒,对股市而言,讲政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奏效,尤其要关注十九大前后的股市政策动向。

­  申万宏源在2017年股市政策年报中分析认为,2017年将稳字当头,深化防风险是政策前提。稳定是股市发展的首要前提和决定因素。从防风险的角度 而言,一是要严防低利率环境下的资产价格泡沫及市场波动风险,二是在刚性兑付逐步打破下,严防信用风险释放引致的市场剧烈波动;从稳增长的角度而言,股市 将在助力国企混改、传统行业兼并重组、债转股、加大实体企业直接融资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从估值的角度考虑,中金公司在近期的研报中对比了国内主要资产的估值情况,结果显示,当前全A指数和沪深300 的估值都处于过去十年中位数水平,而货币、债券、房地产的估值则处于90%分位甚至更高的水平,大宗商品价格经过2016年上涨也处于历史均位。分行业 看,除了金融地产板块之外,汽车及其零部件、公用事业、家庭及个人用品、

­  耐用消费品及服装、食品饮料、消费者服务等板块都是属于绝对估值和当前估值所处历史分位数较低的行业。

­  从股指历年表现看,投资者也不必太过悲观。《财经》研究员统计发现,在中国股市20多载的磨砺中,沪深两市涨跌参半。且在经历上一年的下跌后,股指 继续大幅下挫的概率很小。在过去27年中,沪指连续两年下跌仅出现四次,且其中三次第二年的跌幅较上一年收窄。沪指开市以来,还未出现连续三年下跌的情 形。以此为参照,沪指在2015年上涨9.4%,2016年下跌12.3%,则2017年继续大幅下跌概率较小。

­  新年伊始,一些板块的投资机会被重点提及,次新股的机会看起来尤为诱人。中信证券对次新股的追踪研究发现,新年首月大概率是次新股上升周期的窗口。 2016年12月底,中信证券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次新股(尤其是开板后不久的次新股)上一轮调整周期将走至末尾,而下一轮上升周期将开启。按照2016年 以来的经验,这轮上升周期板块整体上预期收益率在20%-45%之间,大约会在1个月左右时间内完成。简言之,2017年1月,次新股有望迎来上升周期。

­  国泰君安则认为,如果布局春季躁动,最好时点就在当下。 其中,价值股最易成为市场共振点,建议优先配置。如大金融(保险、券商、银行)、消费品(食品饮料、医药)、建筑等板块。在成长股中则要优选题材,如次新股、股权转让、军工等。

­  在不确定性风险陡增的2017年,大的市场投资机会的确很难把握,但重要行业和重要公司的机会仍然不少。已逝者周金涛的观点或可供投资者参考:“当你看到所有事情确定的时候机会不属于你了,只有不确定的时候才能得到机会,所以任何的机会都是赌博。”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今日(5月14日)最新油价:92,95号汽油最新
  • 紫光集团原董事长赵伟国一审被判死缓
  • 4月份全国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3%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