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A股展望:沪深股指大幅下跌或是小概率事件
股指惨淡表现背后,是投资者真金白银的损失。根据沪深交易所2016年收盘数据,沪市总市值为28.38万亿元,流通市值23.93万亿元;深市总 市值为22.30万亿元,流通市值15.34万亿元。与2015年同期相比,两市流通市值合计蒸发2.56万亿元。如以中登公司最新持仓投资者数量粗略计 算,2016年每位投资者人均浮亏5万元。
东方财富网针对2016年投资者盈亏状况的调查问卷显示,超半数的投资者2016年在股市中出现了亏损。其中,有29.6%的投资者2016年的亏损幅度超过20%,有22%的投资者亏损幅度为在0%-20%。
另外,不到半数的投资者在2016年的股市中的投资获得了收益。其中,收益率在0%-20%的比例最高,达到30.3%;此外,有10.7%的投资 者的收益率在20%-50%之间,有3.2%的投资者的收益率达到50%-100%的,还有4.1%投资者2016年的收益翻了一倍以上。
2017年险中寻机
展望2017年,全球市场危机四伏,各路机构对市场的预期自然难言乐观,但从估值角度考虑,A股市场当前估值水平处于过去十年中的中位数水平,总体风险较小。因此多家投资机构的年度展望亦不乏亮点。
中金公司在其2017年大类资产配置策略中给出的建议是“险中寻机”。其分析称,2017年,全球持续多年的超级宽松货币政策可能面临进一步的边际变化;国内经济整体平淡,人民币仍有小幅贬值压力。经济动能从投资转为消费、财政支持取代货币刺 激、通胀上行、改革渐进等却是值得关注的新动向。
从风险收益效益衡量,中金公司建议投资者2017年超配港股和另类投资,标配利率债、A股和其他海外市场,低配信用债、房地产和大宗商品。
被誉为“周期天王”的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周金涛认为,从全球经济来看,2016年-2019年是康德拉周期长波从衰退向萧条的转化点。尤其是2018年,将是全球库存周期、中周期的共振低点,康波周期由衰退向萧条的转换点,对中国而言,更是房地产周期的低点。
他在2016年下半年的发言中还称,从周期的角度而言,2016年四季度到2017年初对中国资产而言是个风险释放阶段,到了下半年才可能有超跌反弹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