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火热背后:人为破坏等五大问题考验未来
中国新闻网 2016-11-02 10:22
“摩拜已身负重伤,需要你们的救援”。持续火爆的摩拜单车突然发出了这样的声音,这是为何?不妨再来窥一窥共享单车的现状。
摩拜单车出现大街小巷。中新网 吴涛 摄
共享单车用户体验仍待改善
9月份,摩拜单车进入北京市场时,中新网曾报道,因单车骑来来费劲,遭到用户吐槽。一个多月过去了,中新网在调查中发现,随着使用人群的扩大,摩拜单车被发现待改善的地方越来越多。
比如,有时候APP上显示该地存在摩拜单车,但指示位置处并未发现车辆。对此,有用户对中新网表示,摩拜单车定位不准,且只能定位地面,APP上显示该地有车辆,也许是因为有车在“地下”。不过这种说法并未得到摩拜单车的证实。
中新网在走访中还发现,有的地方确实存在摩拜单车,但是APP地图上并不显示,对该车扫码也不能解锁,提示“该车在休息”。中新网暂未联系上摩拜单车对这种情况作出解释。
骑行环境或制约共享单车发展
除了共享单车的用户体验,天气是制约骑行的另一个因素。北京市交通委今年7月发布的第五次综合交通调查结果显示,自行车的出行比例在持续下滑,其中16%的人认为出行环境差。
随着冬季的到来,天气逐渐变冷,有经常使用摩拜单车的用户对中新网表示,冬天他使用摩拜单车的频次肯定会减少,因为天气太冷了,可能的话他还是会首选公交车等出行。
另外,在北京等地,雾霾天也开始断断续续出现。这样的天气下,多少人会选择骑车“吸霾”,仍待时间验证。
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研究咨询中心副主任李易接受中新网采访时对此说道,骑行环境是制约共享单车发展的最大问题,比如在北上广,按理说是骑行的高频之地,但恰恰是这些地方,因为雾霾、汽车尾气等因素,并不适合骑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