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余省已出台降成本方案 落地后将为企业减负近万亿
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降成本系列政策密集出台,目前已经有20多个省份出台了降成本方案。当前,降成本的红利已经开始初步显现,国家统计局27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前九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87元,同比下降0.11元。
业内专家认为,我国在降低融资成本、税负成本方面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降成本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任务,下一步,要加速推进要素市场改革、财税改革等系列改革,逐步建立健全降成本的长效机制。
部署 20余省出台降成本方案
今年以来,中央层面的降成本政策接连出台。8月22日,国务院发布了《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提出将从税费负担、融资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等八个方面,着实降低实体企业成本负担。
今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5月1日起开始的两年内,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费率和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初步测算,此举每年可减轻企业负担1000多亿元。随后,5月1日开始全面推行的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预计全年减轻企业税负5000多亿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还出台了降低工商业电气价格、降低银行刷卡手续费等政策措施。其中,通过实施煤电联动、推进电力直接交易、完善两部制电价用户基本电价执行方式等,每年可减少企业电费支出约1500亿元;通过下调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每年可减轻用气行业企业负担约430亿元;通过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包括清理进出口环节收费、降低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和征信服务收费标准、取消部分涉企经营服务收费等,每年可减轻企业负担约540亿元。
除此之外,针对多个行业,中央也执行了多项针对性降成本政策。例如6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9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物流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方案(2016-2018年)》。
地方层面,目前已经有20多个省份出台了降成本的具体方案,从各地方案来看,具体举措均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其中多地方案剑指“高税费”。
陕西省近日印发《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计划》。计划明确,经过一至两年努力,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经过三年左右努力,使实体经济企业综合成本合理下降;每年为企业降低用工成本41亿元、企业税费150亿元、用地成本20亿元、用能成本53.5亿元、融资成本15亿元、物流成本30亿元,共计达到310亿元左右。
广东省出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行动计划(2016-2018年)》显示,预计为企业降低的税负成本达到减负总规模的50%以上。山东省针对降税出台了《关于减轻企业税费负担降低财务支出成本的意见》,初步测算可累计为全省企业减负2000多亿元。此外,天津、江苏、江西、贵州等省份预计每年可以为企业减轻负担500亿至1000亿元不等。
粗略计算,从中央到地方降成本方案全部落地后,合计可为企业减轻负担近万亿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