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武重订去产能时间表 重组将整合增强盈利能力
10月10日,宝钢股份 、武钢股份两企业将复牌。然而复牌前夕,宝钢和武钢两家大型钢企合并之际,钢企却都收到了相关部门的问询函。
重组后,去产能的任务怎么办?对于宝武重组,不久前上交所发出的问询函,涉及了包括去产能在内的多个方面。此外,问询函还要求被吸并方对资产权属瑕疵及经营情况,宝钢股份退出股权激励计划相关的会计处理,以及对公司的财务影响等问题进行补充披露。
业界认为,宝武重组对去产能和钢铁企业创出新路途,都有不小的示范意义,因此才引起上交所的问询。分析人士认为,宝武合并后的上市公司,将成为全球钢铁上市企业中粗钢产量排名第三的钢铁新巨人。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9月29日却在报告中指出,武钢运营及财务状况相对较弱,可能会拉低宝钢财务能力,穆迪由此认为整合对宝钢而言具有负面信用影响。不过穆迪也认为,作为政府供给侧改革的一部分,该重组将加速去产能,并增强生存下来钢铁企业的竞争力,宝钢集团和武钢集团未来都将从中受益。
重组加速去产能
当外界对宝钢和武钢重组表示看好之际,两家国内大型钢铁企业之间的整合,引起了相关监管部门的注意。
9月27日宝钢股份(600019.SH)、武钢股份(600005.SH)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了上交所的问询函,要求进一步披露更详细的重组计划。
在问询函中,上交所要求宝钢和武钢进一步披露的内容包括,宝钢股份和武钢股份是否有减产能的任务指标。
对上交所的问询,两公司近日向媒体表示,根据宝钢集团和武钢集团压减产能责任书的要求,宝钢股份、武钢股份2016—2017年内分别压减465万吨、140万吨粗钢产能。
宝钢股份和武钢股份表示,将按照宝钢集团和武钢集团压减产能责任书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节点,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和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按质按量完成钢铁产能压降的目标任务,两公司压缩产能的计划不会因合并而受影响。
“争取在2016年底提前完成上述两年去产能目标任务。”宝钢方面称。
有分析师指出,宝武重组之所以收到上交所问询函,一定程度将影响钢铁去产能的走势。“如果因宝武重组两家企业去产能目标就此终止,有可能会在行业产生一种示范效应,其他钢企去产能任务也可能受到影响,也通过重组来规避去产能。若宝武这样的龙头钢企强强组合后,仍然要去产能,那么其他钢企将没有推托去产能的理由。因此对钢铁行业来说,宝武去产能是否会真正执行到位,将备受行业关注。”上述分析师说。
独立投资人李秋才认为,宝武合并还有另一个潜在的示范作用,对处于困境内的钢铁行业来说,中国的钢铁企业究竟从哪些方面发展才有出路,而这也正是上交所在问询函中提出的转型升级的问题。
在宝钢的官网上,用醒目的图片标出了这样一系列数字: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2300亿元,利润10.3亿元,钢铁主业完成钢产量3611万吨,位列全球钢铁企业第5位。与武钢合并后,新组建的钢铁企业的粗钢产量有望跃居全国排名第3的超级钢企。
在业界看来,做大规模与做强是两个概念。在做大规模的时候,技术上能否保持领先真正做强,将决定钢企在行业中的江湖地位。
对于转型升级的问询,业界认为两家公司未来将聚焦于高端领域产品。在宝钢和武钢的核心优势产品中,包括汽车用钢、硅钢、镀锡(铬)板、工程用钢、高等级薄板等,这些都是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原材料,市场前景良好。
“虽然国内钢产量很大,但不少领域的特殊钢材,国内很多钢企在价格和质量上难以与国外先进企业竞争。如果在高端领域能开辟一条新路,将是宝武对行业的贡献。”李秋才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