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沿丝路走出去 中亚“人民币区”为时尚早

上海证券报   2016-10-01 15:27

  人民币西进

  向西,向西。乘纳入SDR的东风,人民币国际化的一条新路径正越走越宽。

  人民币国际化的东向、南向路线为公众所熟知。如今,西进路线正欣欣向荣。

  人民币国际化路线的顺利推进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实施密不可分。该战略中的“五通”原则,就包含了“资金融通”,这在客观上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难能可贵的投融资载体、国际分工环境和市场条件。

  实际上,西进之路也是市场的现实选择。据了解,人民银行在喀什经济特区和中哈霍尔果斯合作中心的跨境人民币创新试点均早于上海自贸区。同时伴随着美元走强、能源价格低位运行,中亚国家也面临着美元流出和流动性短缺的问题,这也为人民币西进创造了机遇。

  人民币沿丝路走出去

  一笔交易的达成,背后往往需要诸多的政策突破与完备的市场环境。新疆华电喀什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前不久做的几笔借款业务,可以成为观察人民币西进热潮的一个缩影。

  新疆华电喀什热电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于2011年8月成立,目前已是喀什地区的核心电源。今年年初,该公司向建设银行喀什分行申请了一项跨境人民币借款业务。而该项业务所依照的政策出处,是去年12月18日经人民银行总行同意,由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制定出台的《新疆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跨境人民币借款业务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人民银行喀什地区中心支行行长王晓东向上证报记者介绍说:“这项政策的含金量,首先体现在‘借’。喀什经济开发区内企业可从境外借入人民币资金,也就是说不仅允许区内企业从境外金融机构借入人民币资金,还允许借入境外企业甚至是个人投资者的资金。”

  王晓东说,从用途来说,这个政策的优点还在于,不仅用于区内企业生产经营、区内项目建设及非居民之间跨境交易,还可用于支持南疆四地州实体经济发展。这与前海和上海自贸区的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政策有所不同。

  2月23日,建行喀什分行就向新疆华电喀什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发放了1亿元的跨境人民币借款。7月初,喀什热电又向该行申请了1亿元跨境人民币借款,于7月15日成功发放。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笔资金来源是建行霍尔果斯的二级分行。喀什地处南疆,而霍尔果斯则地处北疆,两地间路途遥远。这就意味着新疆华电喀什热电有限责任公司通过这两笔交易,实现了跨区域、跨境的人民币借款。

  交易的背后,除了上述人民币借款政策的支持外,更重要的是区域经济与金融政策的突破。

  喀什在2010年成为我国第六个、也是内陆地区第一个经济特区。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则是全球首个跨境自由贸易区,具有“境内关外、跨境自由、封闭运行”的区位优势,也是全国首个“境内关外”跨境人民币创新金融业务试验区。

  早在2013年8月,人民银行就批复在中哈霍尔果斯合作中心中方区开展试点,中方企业可以从境外融入人民币资金,用于中心内的项目建设、境外项目建设和与非居民的贸易。2014年又在该区试点了分账核算模式。

  新疆华电喀什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磊表示:“跨境人民币借款的好处在于成本低,比境内人民币贷款利率下调10%以上,程序方便,提供的材料与境内借款基本一致。同时,贷款额度也不受境内银行信贷规模的限制。”

  中亚地区境外人民币流动性充足给新疆华电喀什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跨境人民币借款提供了基本条件。

  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行长郭建伟表示:“中亚五国是资源富集国家,以往主要依靠出口资源获得外汇。而随着美元进入阶段性走强通道,国际资产价格会在一个时期保持低位运行,此类国家必然出现美元流出,面临流动性短缺问题。这就为人民币走出去提供了机会,用人民币填补周边国家的流动性短缺。”

  人民币的币值稳定,也能辐射带动中亚周边国家的货币稳定。中国银行新疆区分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刘建表示:“‘8·11’汇改后,尽管人民币有小幅贬值趋势,但相比坚戈(哈萨克斯坦货币)动辄40%以上的贬值幅度,人民币还是非常稳定的币种。”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
  • 今日(5月12日)最新油价:92,95号汽油最新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