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数据显示: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动能转换步伐加快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在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同时,今年以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我国工业发展趋稳,提质增效稳步推进,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在经济中的占比稳步提升,促进了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
从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看,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比第二产业快1.4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1%,比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这一发展势头在7、8月份得到了进一步延续。8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比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1个百分点以上,一二三产的结构关系继续向协调化方向发展。
从工业自身情况看,前8个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工业增加值占整个工业比重为12.2%,比去年同期提升0.8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的占比提升1.3个百分点,这就意味着中国的工业结构继续优化,工业生产向中高端迈进的步伐仍然铿锵有力。
工业经济的发展,既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也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今年以来,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持下,工业技改投资增势良好。
从需求看,在投资、消费以及净出口三大需求均出现企稳回升的背景下,内部结构也在优化。
尽管受到传统生产领域的不利影响,投资增速回落,但结构持续改善,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投资增长较快。
从消费来看,消费基础性作用持续增强。上半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3.4%,比上年同期提高13.2个百分点,比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高36.4个百分点。前8个月,消费稳健增长,消费结构持续升级。
随着消费升级的逐步推进,我国内需结构持续调整,与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五大幸福产业”相关领域的投资也出现了快速增长。1至8月份,公园和旅游景区管理业投资增长42.2%;文化及相关产业投资增长17.1%;健康服务业投资增长17.2%。
用电量指标也进一步印证了经济结构的优化。1至8月份,三产和居民生活用电合计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影响度达到63.6%,高于二产的34.5%。
新动能进一步集聚
“新”字当头,将集聚起“十三五”中国经济新动能。今年以来,我国新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表现颇为“抢眼”,新动能不断增强,新经济在支撑增长、带动就业、促进转型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简政放权、商事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落实,创业创新氛围更趋浓厚。各类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市场活力进一步迸发。1至8月份全国新登记企业增长28.9%,日均新登记企业1.46万家。新兴服务业和小微企业市场主体增长明显,有力带动了就业的平稳。
同时,这些新兴市场主体也更加重视创新投入、技术研发。1至8月份,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5.9%,增速比1至7月份加快5个百分点。
新旧发展动能转换步伐加快。1至8月份,工业高技术产业投资13823亿元,增长11.8%,增速比全部工业投资高8.9个百分点;占全部工业投资的比重为9.8%,比去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
新动能加快蓄积。8月份,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65.5%,增速较7月份加快25.4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增长63.2%,加快1.4个百分点;集成电路增长25.6%,加快9.5个百分点。
当前,知识技术密集、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新兴产业发展明显好于传统产业。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8月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8%,装备制造业增长10.8%,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顺应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的大趋势,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推动下,相关产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新业态看,1至8月份网上零售额仍然保持25%以上的高增长。此外,包括在线医疗、在线教育、在线约车在内的新业态如雨后春笋,继续延续今年以来的较快增长态势。
“新经济的快速成长,对冲工业调整的下行压力,对推动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保持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盛来运说。(记者 林火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