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资产承压 资源大省一把手亲赴北京大行要政策
去产能“金融术”探路标本兼治
“全国都在去产能,银行有压降任务我们也理解,但今年初的快速收贷还是让我们差点挺不住,如果没有成立债委会,真不敢想象能不能熬过来。”面对中国证券报记者,江西萍钢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徐志新的语气很平静,甚至在介绍不久前旗下公司420立方米高炉的拆炉时,也显得云淡风轻。不过,徐志新及其所处的钢铁行业正在经受巨大的压力。
在全国去产能进入攻坚阶段的同时,作为与经济周期关系最为紧密的行业,银行业的日子很不好过,一边是去产能的压降任务,另一边是钢铁、煤炭等产能过剩领域不良贷款压力高企。某大型国有银行总行人士透露,从8月开始,几个资源、能源大省的“一把手”亲自带队进京要政策,希望总行对于当地钢铁、煤炭等过剩领域的优质企业予以关照,包括不抽贷、债转股等。
多位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在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的过程中,不能“一刀切”,更不能“一压了之”,脱困升级才是终极目标。现阶段,钢铁、煤炭等领域需要做出去产能的示范效应来,其他产能过剩行业就会迎刃而解。
债委会助力
“那个时候不仅是我,我们董事长也是一样,每天不是在银行,就是在去银行的路上。没办法,今年整个行业都得熬。”回忆几个月前奔波在各家债权银行的日子,徐志新如是说。
今年1-8月,萍钢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31亿元;实现利税16亿元,其中利润总额9.3亿元,实现税金6.8亿元,上交税金6.6亿元。最新数据显示,1-7月,萍钢公司在中钢协全国企业排名中,利润总额7.4亿元,排名第5位;吨材利润148元/吨,排名第6位;主要产品非合金中板、低合金中板的制造成本均排名行业榜首。
就是这样一家看上去还算不错的企业,在钢铁行业进入寒冬之际遭遇了银行的快速抽贷。徐志新说:“我们一开始资金链是正常的,但年初的两个月银行就收回了15亿元贷款。我们企业1个月的销售收入是6亿元,像这样抽贷,换成哪家企业都受不了吧?就好像让一个人献血,肯定不能天天逼他去献,否则造血功能跟不上。”
在资金“压力山大”之际,萍乡钢铁找到各相关部门,随后就有了江西省内第一家债权人委员会的诞生,萍乡钢铁的资金链状况不久也恢复正常。随后的8月3日,14家债权银行与萍钢公司共同签署《萍钢公司银行债权人委员会合作协议备忘录》,约定各债权银行承诺通过采取扶持性和维护性措施,将萍钢公司用信总额稳定在85亿元的合理水平。融资总额一年核准一次,如遇重大突发事件,即时启动重新核准程。
江西银监局发言人龙世峰说,债委会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改进完善信贷政策。各债委员会还要协调其成员单位通过优化流程、简化手续、降低成本等措施,增进银企间的互利合作,降低企业协调成本等。
除了企业切实获得好处外,这一次,各家商业银行也从以往的竞争关系转为竞合关系。江西银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江西省已成立413家债委会,涉及贷款余额近3000亿元,主要覆盖三类企业,即高风险企业、暂时困难企业、区域金融重要性企业。在示范作用之下,债委会的成立由监管部门引导转为银行、企业自发的市场化行为。银行企业抱团取暖,一方面可以避免所谓的中国式“抽贷”,另一方面也能避免以往多头授信导致的企业盲目扩张。
在河南银监局副局长张春看来,现在银行业帮困难企业实际上就是帮银行业自己,因为债委会涉及贷款总量超过9000亿元,哪怕只有1%的不良产生,对河南银行业影响也将是巨大的。针对去产能攻坚任务,河南首批确定对债务规模在3亿元以上且3家以上债权银行的535家客户组建债委会,涉及贷款余额9057.88亿元,占河南银行业对公贷款余额的45%。到年底以前,河南将着力推动对全省1亿元以上3亿元以下规模、3家以上债权行的770家客户债委会的组建。
作为煤炭大省,山西银监局指导银行业对辖区230户融资金额较大、有3家及以上债权银行的企业组建债权人委员会,其中煤炭企业债委会109个。山西银监局局长张安顺表示,对业绩下滑、流动资金有困难,但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去产能、仍维持生产的煤炭企业,给予续贷政策支持。截至目前,山西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共为已成立银行债委会的109户煤炭企业办理转贷续贷1.07万笔、金额418亿元,已成立债委会的七大煤炭集团本部及其部分成员企业基本保持存量融资到期接续;向已成立债委会的109户煤炭企业提供表内外融资余额2154亿元,较年初增加54亿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