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金吉鸟健身卡还没用教练离职 退卡要扣30%费用
问题3:扣费30%是否合适?
处理建议
格式合同增补条款,明确双方责任
在一式两份的合同上,消费者一定要仔细看合同,通常情况下,尽管是格式合同,但也是可以加上自己要求的。比如从王小姐这个例子中,她完全可以手写加上“不能更换消费者选定的教练,如果更换,消费者可以去退卡”,这一句,每个合同上都写上这句话,那么王小姐将能完全保护好自己的权益,并且这句话也是有法律效力的。同时,每一位消费者都应该注意,在类似的场景下,一定要仔细阅读合同,有不懂不清楚的问题及时与商家沟通,真正保护好自己的权益。
这种情况少见,该咋办
办了健身卡, 医生却建议静养
想退卡,健身馆开了个条件……
消费者遭遇
“小病号”退卡也遇到难题
刚刚大学毕业的小徐,在南京的一家健身馆办了一张价值3000元的私教课程,然而和别的健身爱好者不同,小徐却是一个“小病号”。她告诉消费评审团记者,她的膝盖半月板做过手术,同时也有肾结石,在是否开办私教课程的时候,心里还是挺犹豫的。
“当时我也跟私教说了我的情况,但是教练告诉我没事,可以锻炼。”小徐回忆说,当时私教也就是给自己进行了体脂方面的测试,提出了锻炼计划。小徐表示,当时看见私教老师感觉很专业,便也没多想缴纳了3000元的私教费。
回到家之后,她将办健身卡的信息告诉给了家人,面对“小病号”办健身卡,家里人还是有些担心,建议她去医院咨询一下医生,看看是否合适锻炼。于是小徐便去了一趟医院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查,面对健身馆提出的锻炼计划,医院给出的建议是身体需要静养。
带着医生的建议,小徐来到健身馆提出退卡的要求,没想到对方要求她提供三甲医院的医生诊断建议,而且必须要有“不适合锻炼健身”的字样。否则不给退卡。这样的要求让小徐犯了难,如今事情已经过去近一个月了,可是这卡一直都没给退。
■消协人士点评
不退卡的话, 要增加“风险条款”
南京市玄武区消协秘书长孙育浩告诉扬子晚报消费评审团记者,如果商家在与消费者签订的协议中,没有关于医院级别的特别约定,那么商家涉及医院级别的条件显然就是在增加消费者的维权难度,应该属于无效要求。
他建议消费者,一是通过消费者协会或是市场管理部门与商家进行协调;二是如果商家执意不愿退卡,可以提出增加健身风险保障条款,具体内容可以包括如果按照私教计划发生意外或身体不适的状况,商家要做出的赔偿和惩罚性的条款。
孙秘书长指出,健身的目的是保持身体的健康,所有不利于健康的做法都应该被禁止。而相比于健身场馆内的私教,医生的建议更专业,健身场馆不能让健身者在存有危害健康风险的情况下进行锻炼。(实习生 蔡纳 记者 陈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