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经新闻 > 正文

华林证券代客炒股惨亏:擅自提高佣金 多收客户逾百万元

2016-09-12 16:45 来源:中国经济网 0

  多次改朝换代 “平安系”空留一地鸡毛

  事实上,华林证券此前曾连续多年动荡,人事乱象也频爆发。

  据证券日报报道,2003年,以高洪星为首的老君安掌印华林证券,当时,华林证券以老君安的人马为主,因此一度有“小君安”之称。然而,华林证券并无太大作为。此后,华林证券人马逐步被国信证券的旧部所替代,以胡关金为首的国信管理团队接印掌管华林证券,一直延伸至2011年的段文清和孙明霞,也由此被市场称为“小国信”。

  2009年,市场一度传闻国信证券有意收购华林证券,而时任华林证券董事长的段文清和时任总裁的李华强均系国信证券旧部。

  2011年,华林证券再次经历人事动荡。宋志江代替段文清成为华林证券新任董事长,原董事长段文清、副总裁苏细强、总裁助理张冠宇等高管相继离职。来自国信证券系的高管几乎悉数离职。

  随后,以薛荣年为代表的“平安系”入赘华林证券,随着薛荣年空降华林证券,市场对于华林证券的投行业务充满期待。

  此前,华林证券在企业债承销等领域颇有建树,据统计,2011年全年,在企业债主承销家数方面,华林证券以16只的成绩排名全国第一,从企业债的承销规模来看,华林证券以169亿位排名行业第三位。但股票发行方面,华林证券却毫无成绩。大量平安系保荐人的加盟恰恰弥补了华林证券在这方面的短板。

  2013年5月10日证监会通报了对万福生科造假案件的处罚措施,对曾任平安证券保荐业务负责人、内核负责人薛荣年等人给予警告,分别处以30万元罚款,撤销证券从业资格。

  据资料可查,薛荣年于2011年年底辞去平安证券总经理职务,之后出任华林证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薛荣年早年曾就职安徽信托,2000年加盟平安证券,从投行部门经理做起,后任投行部总经理,2008年出任平安证券总经理。在他带领下,平安证券投行业务迅速崛起,IPO市场份额近几年一直名列前茅,投行业务收入成为平安证券最主要收入来源。

  根据《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办法》的规定,薛荣年至少在3年内或将丧失从事证券工作的资格,相当于禁入市场3年。

  自此,平安系开始淡出华林证券。

  狂招60总监转型财富管理 告别“小平安”

  平安系的离开,华林证券开始大举将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中心转型。

  据时代周报报道,2014年年中,华林证券发布了一则声势浩大的招聘启事。该招聘启事称,公司计划招聘各类人才600余人,招聘岗位涉及公司高管、部门总经理、各城市分支机构营业部管理人员以及其他专业岗位。

  除了涉及6名高管和6名部门主管,其中,财富管理中心拟招聘的人数竟高达420人,堪称“券商业史上最大规模的招聘”。

  业内人士认为,华林证券此前的高管人数就是六七人,而此次招聘6名高管,意味着公司高级管理层将经历新一轮“换血”。而大举将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中心转型,不仅可以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还可以借此整合经纪、研究、资管等各项业务,形成一体化发展战略。

  据其招聘信息,华林证券拟在全国省会及重点城市招聘60名营业部总经理,60名营业部运营总监,在全国各地营业部招聘150名财富管理中心“公司银行”经理,150名财富管理中心“私人银行”经理。以上招聘的部门均是财富管理中心,合计招聘人数已达420人。

  上海一家大型券商的财富管理中心经理介绍称,财富管理是金融机构分析投资者金融需求、资产状况、风险偏好及风险管理能力后,为其制定相应的财富管理目标,提供咨询顾问、资产配置、融资管理等服务,从而实现客户未来预期财富规划目标的一种金融服务。

  华林证券的招聘信息中也指出,财富管理为客户提供以“华林智造”为主品牌的多元化专享金融理财产品,为高净值客户和企业投资者提供包括市值管理在内的全面资本市场解决方案。

  “实际上是将营业部从单纯的交易通道向一种金融超市转型,将营业部发展成为证券批发零售的干道,以产品展示形式出现。”国泰君安一位经纪业务人士认为,财富管理中心类似于私人银行,为高净值人士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以求达到财富保值、增值的目的。具体业务一般采取1+N的服务模式,也就是同一个客户由财富管理中心投资顾问、总部研究所、资产管理总部、分公司研发中心等等组成的服务团队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量身定制的财富管理服务。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上海“新政”谣言现形:造谣者所在中介被调查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