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率持续下探 银行理财产品端现净值化转型
封闭式净值型产品现较强“抗跌”能力
根据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下属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近日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6上半年)》,今年上半年,所有兑付的银行理财产品中,封闭式产品按募集资金额加权平均兑付客户年化收益率为3.98%,其中非净值型理财产品为3.96%,净值型理财产品则达到4.58%。可见,在“跌跌不休”的市场中,封闭式净值型理财产品表现出了较强的“抗跌”能力。
据了解,目前我国银行理财产品按运作模式有开放和封闭,以及净值和非净值型等不同类别。其中非净值型产品相当于在发行时就有预期收益率,而净值型理财产品的运作模式则与基金类似,投资者购买产品前无法预知产品收益率,收益以产品净值的形式在存续期内定期或不定期披露。
冯毅告诉记者,净值型产品的盈亏全部由投资者承担,相当于没有“刚性兑付”的约束,因此这类产品的投资维度更加多元,风险偏好相应提高,其投资组合中可以选择配置部分风险稍高的资产,从而获取相对较高的收益。
实际上,解决理财业务中的“刚性兑付”和“隐性担保”问题,也是商业银行追求的目标,因此在产品端的净值化转型已成为重要选项。招商银行就在此前发布的2016年中报中表示,“根据监管导向,该行加大了净值型产品创设及发行力度”。
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
而根据前述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报告,截至6月底,就全国454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存续的理财产品而言,在全部开放式理财产品中,非净值型理财产品资金余额为9.67万亿元,较年初增幅为8.04%;而净值型理财产品资金余额尽管只有1.59万亿元,但较年初增幅则达到16.06%。
冯毅认为,根据此前透露的银行理财监管新规,预期收益类产品将计提50%风险准备金,而净值型产品的风险准备金计提比例仅为10%,似乎有意引导商业银行加速理财产品转型进程。由此,净值型理财产品有望成为未来理财产品的主要形态之一。
但对投资者来说,选购此类产品仍应谨慎。理财专家提醒,净值型理财产品的风险偏好更高,一旦市场行情欠佳,就存在亏损可能,且该类产品通常还伴随赎回费用,因此适合有一定投资经验和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购买。(胡旭)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