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经新闻 > 正文

资本方压力逼滴滴收割用户 西安部分网约车涨价近5成

2016-08-22 09:52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0

  滴滴涨价后

  一大波用户逃离了

  “网约车涨价后,跟出租车价格相差无几,所以我现在基本都是选择更有保障的出租车,要发票也方便嘛。”一位经常使用滴滴快车的西安用户对华商报记者说。

  张婧分析说:“司机的补贴相应减少、乘客的打车优惠力度也大打折扣。如此之下,司机对平台的依赖性会逐日降温,用户粘性也会降低。”

  而有第三方数据显示,受滴滴涨价影响,不少用户开始选择不再使用滴滴。易观最新数据显示,相比5月,滴滴6月的用户渗透率开始小幅度下降。到了7月,滴滴的用户渗透率出现了较大的下滑,跌幅近10%。

  不仅如此,滴滴在7月的活跃用户数也降低了超70万,同时滴滴的用户粘性也出现了连续的下降。易观最新数据显示,滴滴用户日均使用次数在6月、7月出现连续下跌的状态。相比5月,滴滴7月的用户日均使用次数跌幅达到了14%。而用户日均使用次数,是最能直接反映用户用户粘性的数据指标。

  对于滴滴用户的逃离,张婧认为,尽管现在滴滴宣称平台注册司机超过1500万,单月活跃用户超过4000万,但不能否认的一个事实是:滴滴至今并没有在移动出行市场建立真正的护城河。用户和流量都存在一定“水分”,都是靠补贴积聚的“伪需求”。

  网约车趋势:

  单纯靠“收割客户”盈利是自杀

  随着网约车价格的上涨以及补贴的减少,或有相当一部分用户会选择退出。因此单靠简单的收割用户来获取盈利从长远看来是不合适的,需要有合适的模式来获取盈利。这个意义上说,单靠收割客户实现盈利,则是自杀之路。

  据悉,滴滴出行目前收入模式,主要靠收取司机20%抽成。粗略算个账,乘客乘车付费30元,其中6元归滴滴,24元归司机。

  张婧认为,未来专车行业将进入生态竞争阶段。“出行市场其特殊性在于其由于入口和体验的唯一性,正在成为移动互联网上大型的本地生活平台,它的后面是庞大的汽车后市场和交通服务市场,甚至是电商平台,预计在未来还将介入汽车的买卖交易中,成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汽车电商平台。这样,也会衍生出更多的盈利模式。”

  就涨价而言,赵占领也认为,“今后滴滴的涨价空间就是出租车和同行行情,超出这个范围,消费者就会用脚投票直接走人。”

  但也有不同观点,张旭认为专车企业通过搭建互联网平台,对接司乘供需关系,抽取分成,盈利模式清晰。

  有业内人士表达了这样的观点,网约车基于的是互联网平台,其抽成模式不能简单的效仿传统出租车行业,而应该按照互联网的生态来出牌,除了抽成还需要拥有其平台衍生收入,否则,可能会让不少乘客又回归到出租车的怀抱之中。(华商报记者 李王艳 黄涛)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美联储年内加息概率小 对新兴市场影响有限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