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跨海大桥凌空卧波 浙江公路绘海陆大“蓝”图
图为杭州湾跨海大桥。 王刚 摄
跨海大桥上的“守望者” 筑就严密治超屏障
海天一色中,一辆辆汽车在杭州湾跨海大桥上疾驰而过,形成流动的光影。而在这大动脉畅通安全的背后,流淌着公路人默默奉献的汗水,更离不开他们刚毅的坚守背影。
随着37℃以上高温天气持续数日炽烤,交通线上热浪阵阵,暑气逼人。在这样的“烧烤模式”下,杭州湾跨海大桥高速预检口的铁皮房内,3名工作人员仍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手指迅速地操作鼠标为合格的车辆放行,而他们的衣襟却早已被汗水湿透。
目光如炬,风雨兼程,在杭州湾跨海大桥主线超限运输检测站协管员陈冲看来,这样的如磐坚守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为了减少违法超限超载车辆通过,杭州湾跨海大桥主线超限运输检测站于2014年8月5日投用,实施全时段治理车辆超载,治超站的工作人员便成了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大桥卫士”,建立了密不透风的“人盯目防”屏障。
长虹卧波不易,而超载、超限则会对桥梁结构带来灾难性的破坏,并增加桥面的建设、养护费用,缩短大桥的使用寿命。为了整治“超限超载”这个桥梁公路“杀手”,杭州湾跨海大桥主线超限运输检测站祭出了“科技治超”的利器。
“如果汽车超限、超载,在靠近检测亭120米位置时,电子显示牌会立刻打出‘车已超限、超载,请接受检查’的字样,然后会让车子低速通过检测亭进行复检。”陈冲告诉记者,一旦确定超限、超载,车辆就会被引导进入治超站的静态测重区,进行最后的“精检”,超载车辆接受处罚、卸货后,才会被放行。
“什么样的司机,我们都碰到过。比如用车子撞我们执法车的、爬到车顶几个小时不肯下来的、撞杆逃逸的司机都有,但我们为了执行公务,坚决不会退缩。”杭州湾跨海大桥主线超限运输检测站站长鞠德亮告诉记者,坚守在岗,就得对得起“治超”这两个字。
据悉,自杭州湾跨海大桥主线超限运输检测站启用以来,结合主线治超、联合交警突击收费站、服务区分流治理等治超手段,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超限率从治超站成立之初的0.49%下降到目前的0.19%。2016年上半年至今,治超站已处理非现场共计558辆车次,罚款335850元。
鞠德亮表示:“‘治超’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但守护大桥的安全是我们的职责,希望治超站能为杭州湾跨海大桥构筑起一道严密的防线。”眺望远方,这位皮肤黝黑的“公路人”告诉记者,大桥的设计使用年限是100年,希望能在一代代“大桥卫士”的接力传承下,守护大桥屹立百年。
服务区“颜值爆表” 品质服务妆成一路风景
在杭州湾跨海大桥上,南来北往的车辆川流不息,旅途中充满了“速度与激情”。但在浙江省首家高速公路五星级文明服务区——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服务区内,随着服务设施和项目不断丰富精细,却能让游客在急促的脚步中“停下来”。
按摩椅上放松放松,免费的淋浴房冲个澡,园林式的花园里散散步……服务区不再是单调的临时停车休息场,而是一个能满足吃、住、行、游的游客之家,让游人在旅途中体验“五星级的享受”。
在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服务区内,公共卫生间不仅有绿化中庭和观赏鱼养殖,还增设了残疾人卫生间和母婴室。在司乘人员休息室内,还有大型彩色电视、电动按摩椅供旅客使用,并有专门为大货车司机设置的洗衣房、开水间、淋浴间等,方便在服务区过夜的司乘人员使用。
烈日炎炎下,游客张峰站在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服务区的大型张拉膜休闲区,随着喷雾降温设施开始作业,燥热的空气中氤氲起丝丝凉意。
张峰感叹,“这已经不是过去那种加个油、吃个饭、上个厕所模式的高速路服务区了,而是具有一站式服务的观光景区,这次体验完全颠覆了我对传统高速服务区的概念。”
宁波市杭州湾大桥发展有限公司服务管理部经理邬贤明表示,在人们以往的印象中,高速公路服务区只提供一些固化的服务项目,每个服务区都比较雷同,而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服务区则提前了解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顾客各异的服务需求,通过标准化的星级服务项目去满足不同的服务需求。
邬贤明告诉记者,比如,随着私家车旅游的逐渐普及,服务区为游客提供了房车营地,设置了充电、加水、强弱电补给以及排污设施,并在营地打造了平价的小木屋客房,为驾驶房车的驴友提供方便,这就是服务区为满足顾客需求而特设的“精细化”服务。
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服务区的美丽蝶变,只是浙江公路服务区“多样化”的缩影。在杭州湾跨海大桥南接线慈城服务区,该区结合慈城的古城特色,建筑风格古色古香,亭台楼榭萦绕其间;而在宁波镇海服务区,游客还能吃上辣炒花蛤、粉丝扇贝、海鲜锅贴等“平价”海鲜……
现如今,浙江建设美丽公路的步伐在不断加快,公路在延伸,优质服务在铺开……浙江省公路管理局局长洪秀敏曾表示,创建美丽公路是浙江交通坚持服务民生、不断提升城乡交通一体化水平、融入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抓手,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走上浙江美丽公路,体验高品质的公路出行服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