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经新闻 > 正文

票据业务再敲警钟 城商行电子化体系亟须建立

2016-07-13 17:02 来源:金融时报 0

­  近日有消息称,银监会城市银行部发文展开了对城商行票据业务风险排查工作,要求各城商行排查全部票据业务及票据从业人员。其中,排查内部员工的违规行为是重点工作。

­  此次监管排查的导火索或为近期宁波银行爆出的32亿元涉嫌违规票据业务,这是今年以来继农业银行、中信银行、天津银行后的第四起商业银行票据风险事件,加上龙江银行冒名办理贴现的6亿元,累计涉案金额已达88.7亿元。

­  业内人士认为,票据风险事件频发折射出商业银行风险内控方面存在漏洞,未来票据业务走向健康发展的正轨,需尽快建立电子交易体系。

­  票据业务风险频发

­  今年以来票据风险事件频发,1月,农业银行北京分行爆出39.15亿元票据案件;2月,中信银行兰州分行发生9.69亿元票据无法兑付风险事件;4月,天津银行上海分行票据买入返售业务发生一起涉及风险金额7.86亿元风险事件。

­  与此同时,从银监会公开发布的处罚公告来看,截至今年5月底,票据违规处罚有237条,占比为23%。其中大部分违规原因是票据业务无真实贸易背景。

­  票据风波的持续发酵引起监管层重视。业内有消息称,7月6日,银监会城市银行部下发《关于对城商行票据业务进行风险排查的通知》,提出目前城商行票据业务还存几大风险,包括票据业务专营治理落实不到位、实物票据管理混乱、与票据中介联手违规交易、资金划付违规操作、员工行为管控不力。通知要求各城商行排查全部票据业务及票据从业人员,各地银监局月底前上报排查报告。从内容来看,排查内部员工的违规行为是重点工作。

­  此次针对城商行群体再次发文,交银国际认为,“这表明监管层判断区域性银行票据业务存量风险仍未充分释放。由于监管延续趋严的方向,不能排除未来再次爆出个别票据案件的可能性。”

­  交银国际指出,上市银行中表外业务比重最高的主要是城商行,从2015年末表外风险资产占表内贷款比重看,盛京、宁波、南京银行占比分别达到了106%、87%和73%。宁波银行的表外风险资产中,近三分之一是银行承兑汇票;南京银行的表外风险资产中,银行承兑汇票占比接近20%。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上市券商上半年净利润或同比减半 仅国泰君安实现双增长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