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聂树斌案原律师赴济南申请阅卷 父亲绝望服毒后燃起希望

2014-12-22 09:56 来源:京华时报 0
李树亭将联同陈光武律师往山东高院申请阅卷,河北高院核查7年无进展。

母亲的坚持

从被害人家属处求得判决书

  2005年3月份,熬过10年光阴,低着头做人的张焕枝在得知王书金的名字之后,感到压在心上的石头一下轻了很多。

  看到张焕枝心情有所改善,村里人这才敢当面和她提起聂树斌可能是“冤枉的”。正是这三个字,10年的忍耐化为申诉的动力,张焕枝开始踏上漫长的申诉之路,她一次次上访,辗转于各级公检法机关,试图通过一点点的努力推动案件“翻转”。

  王书金的出现,让张焕枝既恨又欢喜。她认为,王书金犯下的罪、孽先一步让聂树斌承担了;而自认“真凶”的王书金,又给她带来“翻案”的希冀。

  前两年,由于没有聂树斌的死刑判决书,张焕枝每次都被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以“无判决书不接受申诉立案”为由拒绝。下聂庄村50余名村民陪同张焕枝到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索要判决书,河北高院终作出答复:判决书不能给,理由在于,虽1996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及最高法院司法解释规定,判决书必须送达被告人近亲属,但“聂树斌案”是在此前审判,“可给可不给”。

  这一次,张焕枝被彻底激怒,“既然可给可不给,为何不给!”无奈,张焕枝只有一条路可走—请求当时收到判决书的受害者家属。但她知道,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2007年,在好心人帮助下,被害女子康某家终于同意提供复印件,通过特快专递寄给了张焕枝。

  叫天不应地不灵的张焕枝心里再次燃起希望,申诉也终得立案。同年,最高人民法院函告张焕枝,聂树斌案申诉材料已经交由河北省高院处理。

河北高院核查7年没有进展

  张焕枝凌晨5点起床,给老伴做完早饭便匆匆出门,经过2个小时车程,早早到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领号。运气好的话,领完号,她需要等三四个小时,见到“聂树斌案”承办法官王琪,询问申诉进展。然而,立案之后,河北省高院却始终以“在核查”让她“再等等”。这一等又是7年。

  步行到5路公交站,经过1个多小时车程,到西里转一次车坐一站,再步行15分钟。这段从下聂庄村通往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路,张焕枝记不清走了多少次。9年108个月,至少每个月一次,母亲张焕枝为给儿子讨个公道,她不断到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进行申诉。

  每月至少一次的申诉,相关花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为了省钱,有一次,张焕枝从河北高院回家的时候,手里没有零钱,“转两次公交得3块钱”,张焕枝说为了找零,她走到一处菜市场,原本想在那儿买东西,看看水果摊,看看烙饼摊,又看了看熟食摊,终究还是不舍得花钱,最后买了一根冰棍,“10块钱花了1块,正好够坐车的零钱”。

  有一次快到河北高院的时候,步行经过民心河,走着走着,“我的腿就走不动了,疼得不行不行的”,膝盖的剧痛,她一点一点挪着,靠在了河边栏杆上,“我一个老太太,想想自己多难啊,揉着膝盖很久,才稍微好一点,可是我那泪就下来了。”

家庭的守望

看法制栏目寻找“答案”

  10年,这个老实本分的农村家庭过得抬不起头,两位老人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同时,丧子之痛又几近拖垮这两位老人。

  在同村人眼中,聂树斌“老实得很”,是典型的内向性格,加上家里看管得也严格,不相信事情是聂树斌干的。在村民们看来,张焕枝和聂学生是故作坚强,虽然对外人从来不提聂树斌。

  聂家的生活平静而清贫,历经变故,家中的布置仍透着仔细。推开漆黑油亮的院门,院内收拾得干净利落,正房客厅里一张方桌靠着墙,桌布绑得结结实实,白色地板砖明亮如新。记者采访过程中,每次问其亲朋好友,张焕枝都表示,“不用问他们,只问我一个人就行了,别人的生活就不要打扰了”。

  张焕枝说,儿子走的那几年,日子没法过,每天靠看电视缓解,只看法制频道,直到现在,《今日说法》也是老两口最喜欢看的栏目。春晚,他们也不怎么看,“看晚会那热闹样,更难受,想想要是树斌还在,那得多好,再看看身边就我们俩,孤零零的,总是缺少点儿啥”。他们期望着,从电视节目中寻找到一些与儿子案件的相似之处。

  而聂学生则听不得有关聂树斌的任何事儿,听到了就会声嘶力竭。因此,每有记者到访,张焕枝都尽量不让老伴在旁边,“他大脑受刺激,怕他再犯偏瘫。”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执行时间公布:2015年3月1日
下一条:山东无辜村民遭日军砍头照片 马石山惨案503人被残杀(图)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