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甘肃农民张彦国和张彦国坐牢6年无罪释放 证据不足仍定罪

2014-11-20 08:53 来源:央视 0
两级法院四次审理,证据不足仍坚持定罪,6年后实行了“疑罪从无”的判决。

  张彦国:

  当时的第一封申诉是我们家里人在外面发申诉状,我在监狱里面发申诉状。包括我姐、我哥、我妈找省高院,到北京(最高法)好多次。

  谢克雄:

  每个月都要发,有时候每个月还要发两封。一直发了一年。一年多以后家里说上面给了答复说给我们立案了。

  记者:

  你还相信法律吗那会儿?

  谢克雄:

  我对法律一直相信。我相信法律。法律总有一天给我个公正。

  解说:

  此外,案件的转机似乎也来自于高墙外法治环境的巨大变化。2012年我国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了修订,明确了不得强迫自证其罪,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等证据规则。2013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中,强化了司法活动的程序正义。并进一步强调了疑罪从无的原则。

  段晓明:

  如果换在现在这种法治环境下,可能当时的结果就不会发生的。

  记者:

  但是当时呢?

  段晓明:

  当时一个是法律证据规范,还是不那么完备。再加上当事人的认识上,认识能力欠缺。

  雷丰成:

  今后在办理词类案件过程中,一定要严把事实证据关。一定对证据的审查要具体全面。使有关当事人在处理上得到一个公正客观的结果。我想我应该这样去反省这样去深思。

  主持人:

  这起案件里面有一个特别让人深思的细节,就是我们记者去采访当时侦破这个案件的公安部门,问他为什么证据不足还要交给检察机关,这个公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是这么说的,他们说我们只负责侦办收集证据,判断这个事情要交给检察院。我们多少年来一直在强调疑罪从无,那么从2012年到现在,也有法律规定疑罪从无。到底对于公检法三个方面来说,到底怎么去落实这个疑罪从无,接下去我们继续请教田主任,田主任您怎么看?

  田文昌:

  疑罪从无这个原则,是要求公检法三个部门共同遵行的原则。它绝不是单单给法院一个机构规定的原则。所以在侦查起诉和审判环节,都离不开这个原则。由此看来,我们真正要想做到司法的公正,一个是必须尽快的转变观念,能够真正认识到疑罪从无的重要性,它不是说一定证明他无罪才是无罪,而是不能证明他有罪就应当做出无罪的判决。

  再一个更重要的是,要落实一些具体保障机制,能够从机制的设计上,来保障证据规则的确实落实。比如说落实就地错失的问题,排除非法证据的规则得到切实贯彻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落实了,才能真正的贯彻疑罪从无原则。

  主持人:

  好。非常感谢田主任。今天我们一直在说这四个字“疑罪从无”。疑罪从无不仅仅是要从嘴上重复去说,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从观念上、从心灵深处的一种转变。因为疑罪从无,它尊重的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哪怕这个公民他是一个犯罪嫌疑人。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感谢您今天的收看。再见。

范牧群

  本文来源:央视 < 1 2 3 > 在本页阅读全文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内蒙古呼格吉勒图案进入再审程序 被冤奸杀女孩后枪毙
下一条:广东东莞市凤岗镇今明阳电池厂发生火灾 已致5人死亡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