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高尔夫处长:公车没规定怎么用 打球是自己的钱
[观点]
深圳市政协委员金心异:公车泛滥源于官员攀比
对于公车问题,深圳市政协委员金心异坦言,这已经是个老大难的问题,但“老大难,老大难,老大出马就不难”,要想解决公车问题,重点在于领导的重视程度,而其中,解决官员攀比之心则显得最为重要。
“比如一个局级领导,当他看到一个街道的科长都有公车接送的时候,他心里会怎么想?”金心异说。
在他看来,20年前,即便没有公车,也并未影响政府的形象和工作效率,而20年后,面对公车之痛,政府在改革上的缓慢,更多的来自于在政府官员内部。
“看看香港、台湾,公车并不是一个问题,而在深圳,这就成了一个问题。简单地说,对于政府官员来说,拥有公车已经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而这种攀比心理的滋生,最终导致公车改革拖拖拉拉。”金心异表示,这种攀比心理不仅仅在深圳存在,而且在全国存在,因此在治理公车乱用问题上,也有待国内官场这种攀比氛围的改变。
深圳市政协委员蒋道超:建议发动群众举报公车私用
此外,在公车管理制度上,也有政协委员提出自己的想法。深圳市政协委员蒋道超表示,希望能通过G PS定位,或者统一公车车牌,让公车的使用情况不再“神秘”。此外,他也建议,在对公车的监管上,可以发动老百姓,对于违规使用的公车进行举报。“是不是可以考虑建立一个体系,让市民通过拍照举证公车的违规使用。并且对这一类市民进行嘉奖。”蒋道超说。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微博):公车私用大多批评了事
“按照国外的经验,公车当然是在上班8小时之内才能用,上班、下班都属于私事。但我们现有规定确实比较模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教授、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告诉南都记者,按照中央规定,公务用车改革的方向就是“社会化、市场化,改革公务用车实物配给方式,取消一般公务用车,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不得以车改补贴的名义变相发放福利”。叶青认为,深圳完全可以向杭州学习,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也就是厅局级以下官员取消配车,取而代之货币补贴,“那样也就不存在公车私用的问题了。”去年,叶青做客南都公众论坛时曾指出,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先锋,但是在车改方面却长期停滞不前。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