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团员证扫一扫找组织 管理系统上线了吗?

电子团员证登记界面。青年报记者 吴恺 摄
4月28日,团市委正式推出“电子团员证”和“青春上海Act+”平台,启动“互联网+共青团”工作新模式。上线一周来,已经向首批参与试点的10家团组织发放了2万张电子团员证,超过4000人注册使用了“青春上海Act+”平台。打造一个“全年无休的共青团”正逐渐变为可能。
找活动、团籍注册等更便捷
轻点鼠标,在“青春上海Act+”平台上游览着一项项活动,五一小长假前,上海海事大学大四学生小李正在平台上找寻适合的活动,不一会儿她的目光被上海政法学院团委发布的《不只是表演:剧场作为现代社会实践的场域》讲座吸引。将于5月17日开始的活动可以免费接纳200人,目前正在接受报名。
这是一场剖析现代剧场的讲座,由知名学者主讲,这让喜欢针对性强又是精品活动的小李十分感兴趣,已经点击报了名。
在校生小李一直想参加其他学校的优秀活动,但苦于没有渠道,常常看到他人发了朋友圈才知道错过了一场精彩活动,让她十分苦恼。如今有了这一统一平台,讲座、读书会、诗歌讨论会等在平台上都能找到。“青春上海Act+”的“找活动”板块,主要分为主题活动、文化艺术、公益慈善等7大类、65小类,色彩明快的界面,丰富的活动让小李觉得十分便捷。
徐汇教育团工委书记袁学佳对电子团员证很关心,他关注平台的稳定性,也对一些基础性功能开发大加赞赏。目前电子团员证分为“激活”、“申领”和“入团申请”。主界面上有团员信息维护、团籍注册等六大版块。作为团组织用户,他对团籍注册电子化大力给赞,“以前学校老师们要一本本收团员证,花费很多精力。现在电子化后,在后台就能直观看到,很方便。”
考虑安全性增设“允许展示”功能
“电子团员证”是团市委首次推出的全功能电子团员证管理平台。它成为纸质团员证在互联网时代形态变化和功能提升的一种尝试,其不仅完整保留了纸质团员证的所有功能,也打破了时间、空间限制,实现团务工作在线办理、证件信息移动展示,更依托信息技术将实现团员身份认定和青年活动参与的互通,并将实现团员青年数据库与其他政府部门数据库的互通,为青年大数据平台奠定了基础。
前期经历了调研学习、听取基层的建议等,3月,项目开发进入攻坚阶段。负责该项目的“项目经理”龙乾有信息化专业背景。
电子团员证需要导入个人信息,信息安全性成为首要考虑的方面。在开发过程中,信息展示程度就成为争论的焦点。有人认为,只要显示姓名、生日、籍贯等基本信息即可,但也有人认为,可以适当展示个人兴趣、荣誉、实践信息等,丰富平台内容。来回好几次交锋,最终团队决定先用折中的方法:目前在电子团员证平台上先展示个人基本信息,“而在下一步研发中会添加‘是否允许展示’功能,根据自己所需展示信息。”龙乾介绍道。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