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团员证扫一扫找组织 管理系统上线了吗?
保证稳定性不断进行压力测试
刘芳是“青春上海Act+”的“项目经理”,与龙乾一样,她也有信息化专业背景。其实早在去年11月,平台已经有了“初版”,当时呈现出两个问题,除了架构不稳外,功能设计大而全也面临识别度降低的问题。这让他们总结出经验:要想在青年中有口碑,就要聚焦一项功能。
重新启动平台建设后,经过20多次会议讨论,项目组决定以活动为主设计构架,“虽然现在活动品牌丰富,但很多社会化活动的安全和品质无法保证。而活动是团组织最好的抓手,通过平台发布的公益性质活动还有审核一环,质量有保证。”刘芳解释道。
3月网页最初架构完成,为了功能操作良好、界面又具稳定性,他们开始了第一层压力测试。没想到,当10万用户同时在线,1000人在同一秒点击报名时就已经达到了并发量的上限,这与他们预估的100万用户的数据相去甚远。那一刻,刘芳几乎要崩溃,“这相当于楼造好了,满心欢喜准备迎接住户,却发现地基不行。”
那段时间,爱说笑的刘芳几乎失去了笑容,连走路都低着头想问题。为了赶进度,她将参与的10余人团队分为了测试组、开放组等四个团队,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每天工作从上午9点一直延续到第二天凌晨一两点,不停改架构进行压力测试,最终能承受80万人同时在线,8000人同一秒点击。4月28日平台正式上线,刘芳也长舒一口气,“平台就像是自己的孩子,感到十分欣慰。”
[未来]
让青年更容易找到团和社会组织
下一步“青春上海Act+”将陆续开设“找组织”板块,让青年快速便捷地找到身边的团组织、青年社会组织,打通团青联系的“最后一公里”;“找服务”板块,向青年推送涵盖民生服务、文化娱乐、亲子教育各领域的服务举措,把“服务”直送一线青年;“找资源”板块,为主动参与社会治理创新、投身社会公益、参与创新创业等需求的青年提供资源扶持。
电子团员证则将提高表彰评选、团费收缴、信息通报等工作的智能化水平,力争为7.4万家上海团组织提供7×24小时团员管理服务。
在两者融合方面,龙乾提出将要解决单点登录的完整性,通过电子团员证主界面的“找活动”能链接到Act+平台,将来不需要重新登录就能点击报名参加活动。
团市委书记徐未晚表示,“青春上海Act+”让所有的服务、活动、福利都可以在网上找到,电子团员证也将给团员更强的身份认同感。大力建设网上共青团,让服务从线下汇聚线上,是为了使一线青年能随时随地“遇见”共青团,让他们真正得到实惠,有获得感。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