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雷波县村民圈养智障者 谋害后骗矿难赔偿
“清理”
在“黄所格事件”触动公众神经之前,“无序流动人员”问题已引起雷波县政府注意,警方开始对境内“无序流动人员”情况进行摸底。
警方发现,在马颈子、山棱岗、莫红、瓦岗、卡哈洛、锦城、上田坝等中心乡镇,有不少村民收留智障人员。
2009年1月10日,雷波县公安局组织人员,荷枪实弹进入县城附近的帕哈乡磨石村等地,对锦城镇范围内的无序流动人员实施“清理”遣返。
这是雷波县唯一一次主动进行的“清理”工作。之后,该县对“无序流动人员”的“清理”方式,以“村民主动上交”为主。
雷波县委政法委书记苦卫东表示,雷波境内山脉交错、交通不便,从县城到卡哈洛等地往返需要一天时间,只凭警力挨家挨户搜查,难以完成“无序流动人员”的“清理”工作。
经县委讨论,雷波县政府决定,以乡镇为主体、民政配合的方式“清理”“无序流动人员”,也就是说,让各乡镇主动清理、上交无序流动人员。
这一行动当年6月开始,9月结束,共“清理”115人。雷波县政府统计,他们都是外地人。
这次“清理”结束,并没有堵住各地频发的“盲井事件”。
2009年10月29日,雷波籍男子吉纳古日伙同他人,在辽宁建平县一家铁矿矿井内将两名渣工打死,伪造矿难现场骗取赔偿。
12月,湖北大冶曝出“黄所格事件”。雷波县委在一份文件中认为,这给该县造成“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
外省人
去年1月5日,雷波县委下发“2号文件”,要求进一步“清理无序流动人员”,行动重点是:全县各乡(镇)非法收养、容留的无序流动人员;县内各矿山企业、建筑工地等使用未成年人或使用限制民事行为人员等非法用工现象。
和上次“清理”相比,这次行动的主体同样是乡镇,方法也基本相同:各乡镇将农户家非法容留的“无序流动人员”集中后,送交县政府。
至9月22日行动结束,雷波县政府再次“清理”165名“无序流动人员”,其中智障人士27人、未成年人23人、女性28人,部分未成年人来自甘肃、云南等外省。
通过两次行动,雷波县共“清理”了280名“无序流动人员”。尽管这些被“清理”出的人员中有妇女、儿童及被买卖的智障人员,但是,当地没有任何容留者遭受法律追究。
其实,早在第一次“清理”行动中,雷波县政府就发现,“少部分智障人员是通过买卖的形式进入雷波的”,警方在调查过程中传讯了5名涉案人员,仅以训诫了结。雷波警方的理由是,《刑法》修改后取消了“拐卖人口罪”,对买卖成年男性的行为无打击处理的法律依据。
对于第二次“清理”行动中出现的外省籍妇女儿童,雷波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江泽明认为:“这些小孩,他们自己思想意识不成熟,所以才会到处流动。”
政法委书记苦卫东再三强调,“清理”行动中,政法委从来没有接到过相关举报和案件线索。
当前,雷波县正在开展新一轮“清理”行动,在这轮行动中,已“清理”出3名“无序流动人员”,全部遣送原籍。
雷波县委政法委副书记刘兴伟说,当地警方接下来的重点工作,就是协助外地警方打击“制造矿难骗赔”的行为,在逃的20多名雷波籍嫌犯中,警方目前已抓获4人,今年的目标是要抓获一半在逃者。
盲山
“盲井事件”将公众关注的视线引向了“盲流”,而他们的身后,是一座座“盲山”。
《盲山》是导演李杨拍摄的第二部电影,讲述的是一名女大学生被骗至小山村当新娘、想尽办法也无法逃离的故事。
四川宜宾市高县人谢明、珙县人罗辉,是雷波县第三次行动中“清理”出来的165名“盲流”中的两位。他们的亲身经历可以说明,在雷波崇山峻岭中“盲流”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