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电子信息产业攀高向新
“全球每卖出三台对讲机,就有一台来自南安。”近日,南安对讲机产业集群凭借卓越实力,成功跻身2025年福建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南安电子信息产业整体呈现稳中有进、创新升级的发展态势。目前,该产业拥有产业工人约5万人,企业约200家,年产值约250亿元。
当下,南安电子信息产业的传统优势不仅得以稳固,更呈现出不断增强的态势。这当中既有宝锋电子等众多对讲机名企,也有龙头企业三安半导体,还有在各自细分领域独领风骚的利豪电子等企业。
深耕不辍巩固传统产业领先地位
利用晶体管技术制作出泉州第一款步话机,“黑珍珠”大功率无绳电话风靡一时……南安对讲机行业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不少高光时刻,成就了“中国对讲机之乡”的美誉,占据了全球对讲机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在宝锋电子企业展厅,展陈着超500种产品,包括去年热卖的DMR数字对讲机、模拟对讲机。今年年初,宝锋电子的技术团队还为部分产品增加了编码、解码功能。宝锋电子自2001年成立,从一家仅有30多人的小型工厂起步,历经时代浪潮洗礼,如今已成为南安对讲机行业的佼佼者。
“目前,我们在DMR数字对讲机、商业机、家庭通信等方向均有自主研发的科研成果。”宝锋电子总经理王少峰说,在生产方面,公司也投入了大量资金更换、研发自动化设备。在宝锋电子生产车间,传统生产线上人员忙碌的场景已逐渐被自动运转的机器所取代。在近日泉州市科学技术局公布的2025年泉州市新型研发机构名单上,宝锋电子获评为A级机构。
记者在走访南安多家对讲机企业时发现,不同用途的对讲机及系统解决方案令人目不暇接。这些对讲机及电子产品都离不开电路板。南安利豪电子生产的覆铜板作为电路板的导电层和焊接层,是重要的基础材料。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传统产业的标准不断提升。不过,企业通过持续研发,掌握了不少独门绝技。例如,利豪电子实现了覆铜板在288℃高温下持续40秒不发生分层或起泡现象,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
在南安电子信息产业的传统优势领域,外有不断丰富的应用场景,内有持续提升的技术标准,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
前瞻布局在新赛道打开新空间
新质生产力引领新兴产业发展。在今年7月举办的第二届南安市低空经济及AI产业发展大会上,厦门科塔电子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福建芯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集成电路与智能科技领域的标杆企业,携多款核心产品亮相。
芯通科技成立于2022年,位于泉州芯谷南安科创中心,涵盖研发实验中心和制造中心。在本次展会上,芯通科技集中展示了其在卫星通信与雷达感知领域的研发产品。值得关注的是,该公司自主研发的砷化镓低噪声放大器芯片和硅基变频器系列产品,凭借卓越的射频性能和稳定性,可助力无人机与低轨卫星的高速互联,突破传统通信距离限制,抢占低空经济核心供应链。
日前,记者实地探访了芯通科技生产一线。只见厂房无尘车间内,技术人员正在进行COB模组封装。COB是裸芯片贴装技术之一,芯片、印刷线路板、精密到十几微米的线路……在技术人员的操作下,由一台台先进的自动生产设备高效封装。
“COB模组封装可以实现更紧凑、轻量级的设计,对精密定位和精细工艺的要求比较高,对生产环境的温湿度也更敏感。”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致力于广域通信和雷达感知的高频芯片的技术与应用开发,且具备传统封装、COB模组封装、金属陶瓷封装、微电子封装等多种封装平台,能将芯片技术做到集成度更高、面积更小、性能更优越。
目前,芯通科技两大类产品10余颗料号已实现量产,相控阵雷达已与国内TOP3雷达系统厂商签订唯一绑定合作合同,卫星互联网与国内头部卫星运营商签订唯一绑定合同。近日,福建省科技厅公布的2025年第二批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中,芯通科技榜上有名。
8月28日,泉州市第三届“500强企业专场招商大会”盛大启幕,泉州市招商办发布了泉州市首批场景能力清单,芯通科技凭借“低轨卫星互联网相控阵天线高频芯片整套套片服务”成功入选。
随着三安半导体、芯通科技等电子信息上下游配套企业不断做强,一条涵盖“衬底—芯片—封装—应用”的全产业链,正在泉州芯谷南安分园区逐步成型成势。
多维支撑为扬帆出海保驾护航
抢占产业先机,离不开政策支持。2024年10月,南安敏锐捕捉到国际市场的机遇,出台《南安市对讲机行业开拓中东市场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5年)》,这也是全国首个针对对讲机产业抱团抢滩中东市场的精准区域扶持政策。
2025年5月8日,《南安市“扬帆出海、再下南洋”行动方案》印发,推出26条措施,明确以南安雄厚的产业基础为依托,深度挖掘企业外贸潜力,巩固欧美等传统市场,提升在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随着“再下南洋”行动的深化,南安电子信息产业也尝到了甜头。南安市商务局局长王源森介绍:“今年上半年,南安对讲机产业的出口额同比增长20%,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包括以前一些做贴牌代工的企业,也逐步转向自行出口。”源源不断的订单帮助南安企业推动产品升级,以适应新的国际市场需求。
在科技创新赋能方面,南安持续深化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成功引进厦门大学洪明辉院士团队,与厦门大学合作共建硬脆材料高能束加工研发中心,初步形成“三院所两中心”的创新生态格局。同时,引导企业积极创建各类平台,如南安特易通电子有限公司旗下的物联科技公司成功获评泉州市异地研发机构。
从政策到市场,从科研到应用,南安电子信息产业正不断巩固传统优势,培育新兴优势,向国际化、高端化迈进。(记者 朱晓西 通讯员 黄俊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