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岁老人打扮年轻才出门 村里最“潮”老人玩转微信朋友圈
“多看多读多学多想……有益无害”这个桥段可不是某个小文艺或者小白领发的,是码头镇康安村一位92岁的新“潮”抗战老兵陈永绵在微信里的真情流露。玩微信近2年,他每天都会跟亲戚朋友发个信息,点个“对讲机”,一起视频聊天、语音聊天。
打扮年轻才出门村里最“潮”的老人
近日,记者来到康安村。一位村民指着拐角处一栋三层小洋房告诉记者:“那就是陈永绵家了,他可是我们村里最‘潮’的老人。”
一进门,一个戴着米白色帽子,身穿红色衬衣、外披黑色夹克的老人,精神抖擞地向记者走来。“欢迎新朋友来我家玩,赶紧坐。”这位老人便是陈永绵。
当记者好奇他在家为何还要戴着帽子时,陈永绵便笑呵呵地把帽子掀开,“你看,年纪大了,一头白发,戴帽子显着年轻。”
“每天都要把自己打扮得年轻时髦才出门,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今天会遇见谁。”陈永绵话音刚落,旁边的平板电脑就响起了声音。“不好意思,我看一下微信。”只见他戴上黑框老花镜,熟练在屏幕上一滑,点开微信软件,“是我在外地工作的孙子发来的问候信息”。
陈永绵说,前几年,看着家中的小孩子都在玩iPad、iPhone,他看着心动,“孙子问我要什么礼物,我就跟他说要个手机,后来孙子就给我买了个平板电脑”。
发照片分享好歌每天发微信很开心
去年年初,陈永绵发现,孙子们回家后都喜欢捧着手机玩,还进行语音聊天,他仔细一问才知,原来大家在玩微信。
“给我也下载一个微信,我可以跟你们聊天,还能随时随地看到你们动态。”对着新潮的“微信”,陈永绵不懂就向孙子“请教”,捣腾了一段时间,他便学会了在微信圈发照片、分享好歌美文、询问孩子们近况……如今,陈永绵每天都是手机和平板电脑不离手,玩得乐呵呵的。
记者看了老人的微信朋友圈有20多人,除了家人、亲戚外,还有自己的朋友。“遇到新朋友,我都会让他们加我微信,你也加下我吧。”老人拿出手机,和记者互加了微信。
陈永绵的二儿子陈乙森说,父亲经常在微信朋友圈里赞赏孩子,叮嘱他们按时吃饭,也会发照片给亲戚们报平安,告诉自己近况。“还经常编写一些段子,完全看不出是92岁老人发的,父亲真是越活越年轻了。”
毕业黄埔军校有着一段跨国恋情
陈永绵老人不单微信玩得潮,还有着一段传奇人生。
1943年6月,20岁的陈永绵主动入伍,在福州当兵,是个二等兵。同年10月黄埔军校招生,“当时是500人里录取50人,我考中了。”陈永绵说,1944年到1946年他在黄埔军校受训,也多次参加抗战。
军校毕业后,陈永绵辞军回乡,到厦门做生意,在那里,他遇上了老伴刘美玉,开始了一段美丽的跨国恋情。
“我们可谓是一见钟情,再见倾心,三见成大事。”陈永绵说,刘美玉是马来西亚人,1946年到集美中学读书,而那时的他住在厦门中山公园南路七号,“那天,在公园里她穿着马来西亚传统旗袍,特别美丽,与众不同”。
两人相识后,陈永绵和刘美玉经常相约一起打篮球,一起在公园散步,感情一直很好。三年后,刘美玉决定留在中国与陈永绵结婚。1952年,两人又回到了老家码头,过上了男耕女织的普通生活。
“父母亲的感情到现在一直都很好。”陈永绵的儿媳妇黄小玲说,以前,两个老人经常一起出去散步,前几年母亲得了糖尿病才很少结伴出去。
“现在有那么多家人朋友照顾我们,我们很幸福。”陈永绵说,平时他喜欢通过电视、报纸、网络读新闻,也喜欢弹琴,有空就散步锻炼身体,生活健康充实。(记者 何雪莲 朱晨辉 通讯员 林连东 李真真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