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霞美报亲寺:昔日庙地3800亩僧尼各500人
胜迹名片
报亲寺坐落于霞美镇金山村,宋太平兴国六年始建,寺内主要供奉观音菩萨。报亲寺历经变迁,几兴几废,近年又重新修缮,寺貌大有改观。
景点推荐
明代石塔、思远亭、爱国基地
驱车来到霞美镇金山村村委会,报亲寺管委会主任吴金斗告诉记者,包括村委会在内,现在能看到的很多范围以前都属于报亲寺。报亲寺以往有3800亩,殿堂数座,分为东西庵,有僧尼各500人,规模相当大。
随后,记者沿着村委会一旁的小路往里走,闽南风格的寺庙建筑藏匿其中。寺口有石埕近200平方米,下埕有原址重建报亲寺碑记,寺前还设有放生池,供奉滴水观音像。放生池旁的石塔给这座新修的寺庙增添了不少神秘感。吴金斗跟记者说起了石塔的来历。1997年建寺期间,群众挖地基时,发掘出一座石塔,石塔由七块石头组成,其中一块多角形白石,刻有“传临济正宗第三十三代重兴报亲禅寺第一代宗唱济老和尚塔”。按历史记载,这个塔应该是明代期间的遗物。
报亲寺始建于宋太平兴国六年,系明威孙将军所建,那为何叫“报亲寺”呢?这其中还有一个蜘蛛结网的故事。孙将军姓孙,官封为明威将军。相传,孙将军的父亲在朝为官时,为人所害,被抄家。而此时其夫人已经怀孕,得悉消息后逃走。当逃到奎峰山时,山路崎岖,道路狭小,两旁荆棘丛生,她发觉后面追兵已到,前面江水阻隔,孙夫人急中生智,扒开荆棘丛,隐藏于荆棘深处。孙夫人躲进后,路旁荆棘上原本密布的蜘蛛网被扯破,蜘蛛见网破,又立即补织好新的蜘蛛网。追兵到此,见蜘蛛网完好,对面的江水滔滔,查无人迹,判定人无法从此路逃走,随即往别处追捕。
孙夫人惊魂稍定,即对天发下宏愿:“怀中胎儿产下,若是男子,有出头的日子,要在此建寺,求佛祖保佑。”孙将军自幼聪明过人,事母尽孝,在母亲的教导下,又得名师指导,青年时从军,英勇善战,立下了汗马功劳,被皇帝封为明威将军。这时的孙老夫人见儿子已功成名就,便带着孙将军到逃生的避难处,告之前情。孙将军为报答母亲的恩情,答谢佛祖保佑,在原地建寺,并取名为报亲寺。寺庙至今还供奉送子观音像。
千余年来,报亲寺香火旺盛,寺庙也经历了几代重修。如今的报亲寺虽不及当年鼎盛,却仍延续着感恩情怀。“报恩”不仅仅是寺庙的名称,更是寺庙的精神所在。寺庙通过正确引导,将感恩的心传递开来。寺庙所得的“香油钱”,基本都用于做善事,修路、资助学生、每年向金山养生馆捐款等。寺庙原本的土地也用来建工厂。“这附近有许多村民,以往要到泉州等地方去打工,现在不用出远门就有活干了。”吴金斗说。
值得一提的是,寺庙还同周围景点规划形成爱国基地一日游的路线。学生家长游完九日山、延福寺,沿途参观金鸡桥,来到金山农家学堂,体验种植、做饭等亲子活动,随后到报亲寺参观,听故事。(记者 黄睿超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