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安 > 南安新闻 > 正文

南安龙峰园:臭养猪场变身休闲山庄(图)

2015-06-18 10:31 来源:南安商报 0

  《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猪养殖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意见》出台后,如何保证“既赚钱、又环保”,是摆在我市众多生猪养殖户面前的难题。对此,位于洪濑的龙峰园养殖场,走在转型升级的前列,实现了从粗放型养殖场到“国家级生猪标准化示范场”的华丽转变。

    龙峰园养殖场周边绿树成荫,环境优美。

     养殖场如休闲山庄污水实现零排放

  小桥、流水、人家,道路两旁种着各种花草树木,每隔一段距离就摆放着一个音箱,整个养殖场沉浸在悠扬的音乐中。远处是几座亭子,山脚下是一栋栋猪舍,一个环境优美的休闲山庄。这是龙峰园养殖场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养殖场走的是农业循环经济、生态养殖的模式,猪粪经过处理,既能发电又能肥田。”龙峰园(福建)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戴佳鑫说,公司还在山庄旁种植速生林木,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

  戴佳鑫告诉记者,养殖场于2009年投资建成沼气池、沼气发电系统、生化处理设施,上万头生猪每天的排泄物通过固液分离机分离,污水在沼气池处理成沼气,沼液通过生化处理,又可以被氧化塘回收利用,分离出来的干粪则可发酵成有机肥,供周边速生林灌溉、农作物施肥用。通过沼气发电、生化处理,养殖场每年处理养殖污水9.5万吨,实现了零排放。2012年,养殖场被农业部评为“国家级生猪标准化示范场”。

  谈到养猪场的收益,戴佳鑫表示,主要依赖生猪收购价格,市场行情好点的话,一年有几百万元的收入。

     6年投入超5000万建设生态标准化养殖场

  令人意外的是,这个“国家级生猪标准化示范场”,以前也是一个“恶臭飘散”的养殖场。

  戴文川是龙峰园(福建)养殖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上世纪90年代,他承包了一片果林,种植龙眼,为了给果树足够的肥料,他顺带养了10多头猪。没想到,生猪带来的效益不错,到1997年,他的生猪养殖规模达到了100多头。1998年,第二个养殖场也建立起来了,存栏200多头。

  猪舍盖了一间又一间,戴文川发现,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猪舍里到处都是猪粪猪尿,清理时,我们都不知道脚应该往哪里踩。”一名在龙峰园工作了10多年的老员工说,那时果园时常飘散着恶臭味。

  “一个有生命力的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必须协调发展。”意识到问题的戴文川开始四处考察取经,并重新选址打造了第三个养殖场,也就是如今的龙峰园。

  参观外地标准化生猪养殖场、邀请专家设计养殖场投入建设,2009年至今,养殖场的投入超过5000万元。“这几年,只要有收益,就马上投入建设,我坚信生态的、标准化的养殖场才能越走越远。”

  现今的龙峰园养殖场,生猪存栏量上万头,在南安生猪养殖行业中遥遥领先。(记者 王君 苏明明 李想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南安梅山100多人比赛包粽子 5位选手获得奖励
下一条:第八届农订会将移师南安成功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