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安 > 南安新闻 > 正文

南安官桥义和寨:见证了抗日爱国救亡运动

2015-06-16 11:41 来源:南安商报 0

官桥义和寨

胜迹名片

  义和寨又名关公寨、崎山寨,地处南安市官桥镇岭兜村东北崎山寨,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义和寨不仅是南安市文物保护单位,而且因为其在历史上对抗击倭寇侵略立下功绩而成为中共闽中特委抗日救亡运动基地。

景点推荐

  关帝庙、结义亭、芳名亭、关公神像

  早闻南安官桥镇岭兜村有一个名为“义和寨”的寺庙,该寺庙供奉着神通广大的关公,传说有求必应。

  夏日的午后,记者驱车前往,蜿蜒的山路绿色葱茏,义和寨正隐匿于深山之中。站在修缮一新的义和寨门前,只见大门上赫然写着“义和寨”三个大字,左右两侧则书

  写着对联“关圣神威扬中外,义和殿宇著东南”。随后,记者拾阶而上,映入眼帘的是气势雄伟的主殿,站在殿前,岭兜村的景色尽收眼底。

  主殿的左侧有个芳名亭,记者看到在该亭子的上面书写着众多信众的名字。据岭兜村第五届老年人协会会长张念泉介绍,芳名亭主要是用来公示以及表扬捐赠义和寨关帝庙的四方信众。“捐赠重

  建义和寨关帝庙的信众大部分来自于岭兜村,也有来自省外的信众。”张念泉说。

  在张念泉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芳名亭一侧的一尊高达5米的关公神像,只见他长须飘逸、气宇轩昂、神情庄严、头戴武士冠、手持青龙偃月刀、两眼放光。张念泉告诉记者,义和寨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它是依山体巨石

  而建,寨墙为石结构,全长约250米,宽1米,高5米。由于寨内有关帝庙,因此该寨又称为关公寨。

  “眼前的义和寨是翻修后的。”张念泉表示,之前的义和寨由于年久失修,加上寨内原有的关帝庙又较小,给人一种破旧不堪的感觉。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进步,在南安市政府、当地民众及海内外信众的大力支持下,于2010年成立岭兜关帝庙重建理事会,并以岭兜村第五届老年人协会及社会贤达为核心进行重建工作,并在保留原有古迹的基础上进行修建和扩建。“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投资对义和寨的环境进行改善,比如寨旁的绿化。”张念泉说。

  采访中,记者看到不时有善男信女前来参拜。“在很多人心目中,关公是神通广大的神明。因此,不论是婚姻、生意、疾病、求职等,他们都要来关帝庙抽签,希望得到指点,以求心理上获得安慰。”张念泉说,签诗就成了人们与神明沟通的方法。与其他寺庙相比,关帝庙的这部签诗文字更文雅,内容更丰富。(记者 戴晓东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在中国端午节除了粽子还吃啥?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