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水头创新社会管理助力“小城市”建设
15日凌晨1时,水头后房警务室监控视频突然出现两名男子,一人扛着一袋东西飞快地往巷口跑去。
“这两人很可能是小偷。”当班协管员潘福春看到后立马报警。40分钟后,一名男子被成功抓获,并找回赃物。
如此迅速地破案,多亏了镇村两级监控系统。目前,水头已完成16个村居监控系统安装,9个村居正拉网布线,再过两三个月,全镇将布满“天眼”,让小偷无处遁形。去年,水头两抢案件78起,同比下降67.1%;盗窃案件1493起,同比下降24%。
除了安装村级监控视频,水头镇还通过优化行政服务、拓展融资渠道、建立石粉碎石GPS监控系统等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小城市”建设发展。
优化行政服务 村民申请建房几天就解决
后房村王女士的两个侄儿,从小失去父母又身患疾病,前几年家里老房子塌了,没法住人。王女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去年10月,王女士到镇政府为两个侄子申请安居工程。“我递交了翻建新房的材料,没过几天就接到镇里的电话。”
“10月开工,年前就完工。房子120平方米,两房一厅,够他们兄弟住了。”新房落成后,王女士舒了一口气。
王女士只是水头优化行政服务受益者中的一个。
据悉,南安在水头设置了城乡规划分局等6个派驻分局,提高服务效率,打造便民利企的“桥头堡”,目前已梳理下放91项管理权限。
同时,水头将原内设机构“七办、七中心”优化为“四办、一所、五局、一中心、一议事协调机构”,进一步优化机构设置和权责配置,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一中心’就是水头镇行政服务中心,设在水头中心大街,共3层25个窗口,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项目负责人苏景海说,去年起,水头就着手筹建镇行政服务中心,目前已启动室内装修,力争5月投用。“中心设立后,窗口可直接受理审批事项,企业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一站式服务,无须跑到市区办理。”
GPS监控系统 管控企业粉渣偷排乱倒
水头是石材产业重镇,年产板材1.5亿平方米。但随之而来的问题逐渐显现,企业每天加工产生的大量石粉、石渣偷排乱倒,污染了环境,影响了城市形象。
2012年,石粉碎石治理GPS智能监控管理系统应运而生,定位监控石粉运输车辆,让企业石粉、石渣运到固定地方统一管理。
水头镇环保站工作人员小戴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办公桌上的电脑,轻点鼠标观察电脑屏幕上一个个小红点。“这些红点就是石粉运输车当下所处位置,我们将每家公司的地理位置在实时地图上进行标注,通过GPS定位系统,对石粉运输车进行定位管理。”小戴说。
“一旦运输车偏离固定轨迹,系统就会发出警报并显示相应车辆信息和联系方式。”小戴说,他们就会马上联系询问情况,督促其按规定形式,转运石粉石渣,每天运输车的轨迹都会被记录下来,保存一个月。
观察了1个多小时,记者发现平台毫无动静。“全镇90多辆运输车都装了GPS定位系统,这些车统一将石粉运到13个指定中转站。系统刚实行时,一些企业还心存侥幸,现在几乎没有企业敢违反。”小戴说,目前全镇石粉处理均由镇政府统一管理,经烘、压等程序,变身为环保砖的主要原料,实现废物再利用。
拥有市级融资平台 解决324线新复线资金难题
在国道324线新复线现场,记者看到,路面已基本平整完毕,推土机正平整护坡、水沟。殊不知,这条道路自2011年4月开工以来,因资金短缺,前后停工了3次。
“资金短缺,什么工程都得停摆。”水头镇财政所所长陈辉煌说,去年8月,他去银行贷款以期启动项目。跑了10多个部门,交了很多材料,最后农业发展银行同意了。
本以为资金很快就会到位,不料,材料到了省农业发展银行被“卡住”了。陈辉煌被告知,镇级融资平台水头镇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不符合银行贷款要求,4个多月的努力就此化为泡影。
怎么办?陈辉煌随即向市政府寻求帮助。市里决定由市政公司控股,将水头镇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升格为市级融资平台,最终成功向农业发展银行贷款3亿元,目前已到位2.5亿元。“水头也因此成为南安首个拥有市级融资平台的乡镇。”
“目前,该路段按二级公路(兼城市道路功能)建设,预计投入5亿元。”国道324线新复线项目负责人郭毅怀说。(记者 陈江涛 杨玉蕊 实习生 林晓琳 通讯员 黄思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