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蓬华山城有位61岁“革命老妈妈”
在山城村枫桉祖厝内,61岁的郭炳辉戴着老花镜,看着一张张老照片,奶奶的革命历程,如电影一般,在他眼前闪现。
送信件照顾游击队员 大家喊她革命老妈妈
在土地革命时期,山城村是安南永边区革命根据地。
1927年,山城村人郭子仲回到家乡发展革命组织,也就在此时,爷爷和奶奶接触了革命事业。
当时,爷爷挑着“摇鼓担”,奔波于安南永各村,传递地下情报。而奶奶,就坐在门口缝补衣服,为家里开会的游击队放哨。
有一次,一名16岁的小游击队员在战斗中小腿中枪受伤,安排到奶奶家中养伤。小游击队员很勇敢,换药皱着眉头就是不喊疼,奶奶很心疼他。当时家里很穷,没什么好东西,奶奶就把家里仅有的鸡蛋都给他吃,希望他尽快恢复,不再受苦。很快,小游击队员伤好回部队继续战斗。
后来,这个小战士在一次战斗中不幸牺牲。奶奶得知后,都哭晕了过去。
那时,她常冒生命危险把一些革命信件缝在衣里或塞在鞋底,送往指定地点,又帮忙照顾游击队员日常生活,帮忙缝补衣服,大家都亲切地喊她“革命老妈妈”。
带两幼儿躲深山 与老虎擦身而过
1934年,对奶奶而言是无比伤痛的一年。那年7月,爷爷在被关押3年后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光荣牺牲。奶奶一边承受丧夫之痛,一边仍“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继续从事地下交通工作。
1935年的一天,奶奶在院子里晾衣服,住山上的老阿伯突然对她大喊:“允啊,你快跑吧,跟着太阳一直跑,不要回来了。”
奶奶知道阿伯在告诉她,国民党要抓她,让她赶紧离开。那年,父亲6岁,叔叔才2岁,奶奶就带他们逃到永春和南安交界的大深山。
躲避国民党追捕,不仅仅要承受饥饿苦痛,还面临着生命危险。
在深山里,奶奶带两孩子吃野菜、啃野果、住溶洞。“奶奶告诉我说,她吃过26种野草。”郭炳辉说。
有一天,奶奶带孩子出去找食物,走累了将2岁的叔叔放在一棵大松树下歇息,转过身时,竟看到一只大老虎从另一棵树旁走过来。当时,奶奶吓坏了,幸好老虎并未发现他们。
躲避4个月后,奶奶才带父亲和叔叔回到山城家中,继续坚持从事地下交通工作。
数千村民相护 奶奶安然脱险
山城村枫桉祖厝外,如今已是一条宽阔的水泥路,早已不复当年模样,但80年前这里发生了一件惊心动魄的大事。
1935年6月28日,国民党围剿山城村,将全村村民捆绑聚集在枫桉祖厝外,威胁辱骂鞭打,要村民交出革命干部,眼见没一个肯说,他们竟将女同志李尽(烈士)当场砍头。
“李尽被杀后,全村几千村民为了保护奶奶,就像愤怒的狮子一样躁动了起来,威慑了国民党。”郭炳辉说,每次奶奶说起这件事,都止不住落泪,为牺牲的同志难过,同时也感恩村民的掩护,才逃过敌人毒手。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奶奶才真正安定下来,虽然日子比以前好了,她仍告诉我们要吃苦,物质生活丰富了,但朴素作风不能丢。”郭炳辉说。(记者 何雪莲 宋海林)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