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安 > 南安新闻 > 正文

南安闽科学生用打工赚的钱慰问美林33户老人

2015-03-19 16:10 来源:南安商报 0

  3月是学雷锋活动月。18日,南安一中“学雷锋、献爱心”义捐义卖活动又开始了。当天活动筹集的善款,将用于助学和学校绿化等。

义捐义卖现场人潮涌动。

义捐义卖现场人潮涌动。2

义捐义卖现场人潮涌动。

  田径场成“小商品市场”

  昨日16时许,随着一声下课铃响,原本安静的一中校园顿时沸腾起来,学生们扛着桌椅和一箱箱货品冲到田径场,占据有利位置。

  不到10分钟,田径场上就出现了20多个摊点,俨然成了“小商品市场”。书刊杂志、学习用品、工艺品、生活用品……这些“老面孔”对学生来说太熟悉了,几乎年年都有,俨然成了他们的“老友”。

  在去年的义卖活动中,唯一一个卖糕点的摊子引发抢购,10分钟内80个小蛋糕销售一空,成了全场学生羡慕的对象。可能是受此影响,今年出售糕点类的摊子增加至5个,除卖小蛋糕外,还新增了甜甜圈、布丁、饮料等。

  “一个10元,两个18啦!”“我们的蛋糕可以试吃!”“自制布丁,绝对卫生、健康!”竞争对手一多,各班的同学就想出各种促销手段,吆喝声此起彼伏。

  “如今要想筹得更多善款,靠的是创意。”高二年(11)班的班长黄捷自信地说,他们班从上周就开始想点子,最后决定卖电影票。上周他们低价从电影院购买了400张票,16日就已经卖完了,在没摆摊前,一转手就净挣2000多元。

  同样不走寻常路的还有高二年(16)班,他们在榕树下支起烧烤摊子,受到热烈追捧,学生把摊子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做生意既要跟别人不同,又要让大多数人喜欢,我们学到了一课。”在烤架前不停忙碌的蔡彬福说。

  多数班级跟商家合作求双赢

  “大部分班级都与商家有合作。”黄捷说,一两周前,学生们就主动找上商家,说明这是义捐义卖活动,商家以低于市场的价格或直接免费提供商品给学生,以此支持他们的活动。

  在现场,出现了不少商家的横幅、广告牌。“这是一种双赢。”黄捷说,学生赚到了钱,商家也做了广告。

  学校周边的商家都被有准备的“前辈”捷足先登了,这让许多第一次参加这个活动的高一年级学生有点措手不及。这不,利用课余时间跑遍周边商家的高一年(7)班班长潘行健,之前跑了两天,却只得到了一家水果店赞助的10元。

  无奈之下,潘行健和同班同学黄江涛只好扩大寻找范围。17日,两人来到武荣公园钟楼附近的一家茶馆,并说明了来意。

  “我一听说是做义卖,做好事,就打算合作。但是考虑到店里的商品不怎么适合,就捐出了1000元。”茶馆老板黄剑文说。

  “喜出望外。”潘行健说,好运接连而来,他们随后又拉到了两个商家的赞助。

  善款将用于助学和绿化

  18时许,田径场上的人潮开始散去。

  南安一中党总支书记陈兴利说,该校义捐义卖活动已经举办10多年了,现在已经成为学校的一项传统,旧校区的活动不仅吸引校内师生,还吸引学校周边不少商家前来光顾。“今年最热闹,学生的点子最多。通过这样的实践,他们能得到不少锻炼。”

  陈兴利表示,今年所筹得的善款,除了一部分用于助学外,另一部分将用于学校的绿化,特别是新校区的绿化。届时将以班级为单位,认购树苗,种下的树可以自由命名。

  “受助学生的挑选很严格。”陈兴利说,学校在选定了人选之后,会派老师对其进行家访,了解实际情况,学校会根据受助学生情况分配相应的善款。善款发放后,学校还会在公告栏上张贴告示,让所有献爱心的师生清楚知道钱用到了哪里。(记者 苏明明 朱晨辉 文/图)

  《两元钱挑战城市生存打工筹钱关爱老人》追踪

  提着核桃粉拿着洗衣液送米送油送到家

  14日,闽南科技学院(美林校区)2013级国贸(2)班的39名学生,上演了一场2元城市生存挑战赛。他们用短短5小时赚了5000余元,用于关爱老人(详见本报16日4版)。

  昨日,该班级的学生用辛苦打工赚得的5000元买了礼物,并兵分两路,分别慰问了美林街道洋美村和西美村共33户贫困老人,为他们送上了暖暖的心意。

  “核桃粉营养高,可以让老人当早餐。牛奶热量太高,有些老人对奶制品不适应。”该班级学生林姗提着一袋核桃粉告诉记者,当天挑战活动结束后,大家很激动,都在想要给老人家买些什么礼物比较合适,最后经过讨论,选择了核桃粉。“除了核桃粉,我们宿舍6个人还买了一个炖锅和两瓶洗衣液给老人家。”

  昨天下午,学生们提着米、油、面、洗衣液等来到了美林街道西美村黄先生家。黄先生和其年过八旬的老母亲杨阿婆见有客人,便迎了上来,搬椅子端茶,热情地招呼学生坐下。

  “阿婆,这是核桃粉,您早上可以当早餐喝,有营养。”学生林蓉芳牵着杨阿婆的手说。

  看到一群年轻的孩子到来,杨阿婆显得特别激动,跟他们讲起了逝去的老伴。杨阿婆说,她老伴当年在抗美援朝时当过炮兵,后来在单位因为工伤去世,她儿子也当过8年的兵。“他们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杨阿婆说,“他已经去世33年了,但是他所有的东西我都还留着,你们看,这是他当年用的杯子。”

  记者看到,杯子的边边角角已经磨损生锈,上面的字依稀可见:“赠给最可爱的人。”

  杨阿婆说着,眼泪止不住地掉了下来。同学们纷纷围了过去安慰她。

  当学生们要走时,杨阿婆依依不舍地跟到门口,嘴里念叨着:“好好读书,将来也为社会多作贡献。”

  “学生把赚来的钱用来关爱老人,我为他们感到骄傲,希望这次活动,能让学生懂得自强自立,学会感恩社会,学会关爱老人。”2013级国贸(2)班辅导员曾荣根说。

  学生将礼物送给贫困人家。(实习生 林晓琳 记者 何雪莲 宋海林 朱晨辉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南安省新油园村:花钱花在刀刃上乡村建设真“实在”
下一条:相伴18年的牛丢了 南安66岁阿婆痛哭失声(图)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