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省新油园村:花钱花在刀刃上乡村建设真“实在”
没有郁郁葱葱的公园,没有太多整齐高大的楼房,“实实在在”是省新油园村最大的特色。“乡村建设无法一蹴而就,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扎好根基。”该村党支部书记王金针说,近年来,油园村紧抓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绿化水平,“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油园村新建的村民广场。
乡村道路全部硬化修了
10年的路仍没损坏
昨日,记者走进油园村,放眼望去,道路一边是田里正忙着插秧的农民,一边则是龙眼树、樟树等,空气清新怡人。
“油园村集体经济薄弱,没有什么村财,村里的建设大多靠村民捐资。但我们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王金针说,近年来,油园村加快民生项目建设,硬化村主干道、建设村民广场、增设路灯等,硬件配套上的升级,让村庄变得更美。
驱车前往村里,宽敞的水泥路蜿蜒延伸至村里的每个角落。“这条村路已经建了10年,路面没有一丝损坏,仍旧很平坦。”王金针指着油园村老年活动中心旁的道路说,当初修建时,工程的每一个步骤,他们都派人紧盯,并每年安排人员对水沟、碎石进行清理,“要保证水泥路的完好,最关键的是不能有积水,一旦积水,路就容易坏”。
“只有村路修建起来了,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问题,村庄才能更好地发展。”王金针说,2013年油园村完成了内王至冬仔底650米和邱厝扶茂至邱洋1500米的道路硬化,2014年完成了梅溪至白沙550米和油园新村300米的道路硬化。“至今,油园村已实现全村道路硬化。”
道路宽了,路灯也要亮。去年,村里投入30万元,安装了200多盏LED路灯,实现了全村的亮化工程,“村民晚上回家,也能看清道路了”。
村民认养花卉提升村庄绿化
除了宽敞的道路外,油园村里还随处可见健身器材。“老人家都喜欢来锻炼、聊天。”村民王大爷笑着说,他常去村里的老年人活动中心和村民广场活动。
在油园村村口,有一条近1公里长的斜坡,记者看到,坡上长满了杂草。王金针说,今年,他们将对斜坡进行整治,种上三角梅等花木,打造油园村的“门面”。
在斜坡旁,是一条溪流,叫梅溪。记者看到,溪两旁已种上了树木,“村里对梅溪进行整治,目前已经完成砌石工作”。
在油园村,村里每年都会投入资金种植绿树红花,但没多久,原先种满花朵的地方又秃了。“有些村民看到花很漂亮,就拿回家了。”这让村干部很无奈,每年这样重复投入,也是很大的一笔开支。
“何不就让他们养在家里,家家户户育鲜花,就不怕他们再来拿了。”王金针决定采取村民认养花卉的方式,提高油园村的绿化面积,“初步拟发2000棵三角梅”。(记者 庄晓丽 李想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