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安 > 南安新闻 > 正文

南安一私宰牛点被取缔 呼吁:应尽快设立定点宰牛场

2014-05-17 07:48 来源:闽南网 0
有关部门坦言,泉州所有宰牛场全无正规手续,尚无一家经挂牌定点

私宰点藏身防洪堤下的店面

私宰点藏身防洪堤下的店面

  闽南网5月17日讯 “南安美林一宰牛点,宰杀病死牛,还给牛肉注水。”一读者日前拨打海都热线通968111反映。5月14日凌晨,经海都记者暗访,南安市农海局、经贸局、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取缔了这一宰牛点。执法部门查实,这一宰牛点未经定点,没有合法正规手续,其宰杀的牛肉也未经检验检疫。

  根据《福建省牲畜屠宰管理条例(2003年修订版)》规定,农村地区个人自宰自食的除外,未经定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屠宰牲畜(含猪、牛、羊)。

  连日来,海都记者调查发现,泉州牛肉市场需求旺盛,仅去年经检验检疫宰杀的牛达6万多头。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牛肉安全问题令人担忧:有关部门坦言,泉州全市所有宰牛场全无正规手续,尚无一家经挂牌定点。

  “牛肉安全,应从源头开始管理和把控。”面对监管上的尴尬窘境,有关部门呼吁,泉州应尽快设立定点宰牛场。

【事件】

未检疫私宰牛肉

销往周边菜市场

  在南安市区美林大桥北侧的江滨路,记者找到了读者反映的私宰点。五间店面打通,从凌晨2点到5点开始宰牛。举报者称,宰牛点存在已有四五年,每晚宰三四头牛。

  12日下午和13日凌晨,海都记者前往暗访,见宰牛点门口丢有注射管,里面的卫生状况脏乱不堪。记者暗访发现,这些牛肉被运到500多米外的美林菜市场销售。

  14日凌晨1点多,南安市农海局、经贸局、公安等部门联合对该宰牛点突击检查。记者随执法人员进入私宰点,有人正在宰杀一头牛,隔壁还关着10头牛,其中有2头牛趴在地上病恹恹的。宰牛点的老板黄先生解释,这两头牛可能是在运输过程中劳累或受伤。

  黄先生称,宰牛点经营只有1年多,每晚仅杀1头牛,生牛是从南安官桥一牛贩子手中买来的,宰杀后牛肉拉到美林、溪美等农贸市场。他承认,被屠宰的牛未经检验检疫,宰牛点也未办理相关手续。

  据介绍,该私宰点已被取缔,因未检疫或将被罚8000元;而未经定点擅自屠宰牲畜,除没收非法屠宰的牲畜产品和违法所得外,还可处违法经营额三倍以下的罚款。

————【调查】————

牛肉需求量逐年攀升

生牛80%以上靠外调

  南安官桥泗溪村的林时电,养牛22年,已成“养牛专家”,他的另一个身份是,福建省草食动物协会副理事长。

  林时电称,早期泉州生牛多为耕牛,上世纪70年代始现奶牛,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全国始现肉牛概念。1992年,福建省走在全国前例,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扶持推广肉牛养殖。当年,林时电拿5万元政府贴息贷款,租下10亩农场地,开始养殖50多头本地杂交牛,成为泉州最早一批养殖肉牛的个体户。

  当时,省里还派专家进行养殖技术辅导。次年,肉牛进栏量一下子激增至200头,他的养牛场成为基点,国家农业部和省农业厅领导前来参观。南安官桥被列为国家级养牛基地,南安也被农业部评为秸秆氨化养牛示范县。

  此后,他的养牛场以每年一倍的增幅不断扩大规模。在此背景下,泉州各个县、市、乡镇,养牛群体迅速壮大,仅1994年,泉州养牛户多达30多家,且多为百头规模的牛户。

  林时电说,因市场需求量大,本地杂交牛供不应求,2000年后,泉州生牛开始大量外调。生牛的毛重价格也水涨船高,从1992年的2.2元/斤逐年发展到现在的14元/斤。

  记者从泉州市农业局和泉州市食安办得知,目前泉州的生牛80%以上靠外调。林时电说,外调的牛来源有河南、山东、江西、内蒙古及东北三省等地,还有一大部分是走云南这一线,从缅甸、泰国、老挝等国收购。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南安男子与公交司机起口角抢方向盘被控危害公共安全罪
下一条:南安石井口岸引进今年最大一批台湾农水产品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