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诗村”南安贵峰村:野老牧童尽诗声

福建日报   2019-06-26 08:48

  夏至未至,年逾九旬的王国明不顾年事已高,又一次坐着轮椅从印尼返回南安市贵峰村的家乡,准备亲自主持一年一度的贵峰村读诗班。

  这是一朵他浇灌了34年的“文明之花”,如今开得正艳——1995年,中华诗词学会授予贵峰村“中华第一诗村”称号;2014年,贵峰村再获“中国楹联文化村”荣誉。一个小小的村庄拥有两块“中字号”文化品牌,全国少有。

缘起:三十余年坚守初心

  “没有王国明先生,就没有现在贵峰村‘野老牧童随口唱,俗言俚语尽诗声’的景象。”贵峰诗社常务副社长、中华诗词学会理事王赎回告诉记者。

  据介绍,1984年,事业有成的王国明回乡过春节,爱好诗词的他发现村里50岁以下的男女,大多不知平仄、不懂吟诵,从那时起,王国明就开始考虑开办读诗班的事。

  王赎回说,为了办好读诗班,王老先生四处奔波,广泛搜集唐诗宋词等历代名篇佳作,翻看《辞源》《辞海》,查阅大量古典诗词声律资料,并多方求教,认真备课。为了让课程能够老少咸宜,他还自编教材,自制教具,自创吟法。

  1985年7月,精心准备的首期贵峰村读诗班正式开班。除了亲执教鞭,王国明聘请多名学者一起授课,教授诗词含义、平仄韵律、闽南方言文白读和吟唱方法等。一开班,众多学员就前来学习,其中不乏其他县市的。“不仅有南安本地的,还有泉州市区的学员。后来,宁德、福州、三明、厦门等地都有人慕名而来。”王赎回说。

  这么多外地诗友、学员来听课,食宿怎么办?王赎回记得,当时王国明一边协调村里的学校安排外地学员住宿,一边请来两名厨师做饭,免费提供伙食。“30多年来,与读书班和诗社有关的费用,几乎均由王老先生承担,这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积蓄。”

  开班至今,贵峰村读诗班已经举办33期,学员总计1万多人次。每期读诗班为期10天,授诗近百首,课毕进行严格考试,按笔试和口试(吟诵),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还颁发奖状和奖金。每当暑假来临,王国明都会准时拄着拐杖出现在课堂上,让人感动不已。

浸润:诗词塑造良好乡风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夏日的傍晚,贵峰村的街头巷尾又响起抑扬顿挫的诗歌吟诵声,伴着不时传来的阵阵蝉鸣,引人驻足。

  阳春白雪,和之者多。30多年的潜移默化,吟诗写诗已经融进村民的生活。腹有诗书气自华,诗词塑造良好乡风,贵峰村由此受益匪浅。这个总人口约7000人的村庄,现已有近4000名村民能熟练掌握诗词吟诵的技巧,其中有400多人经常作诗填词,25人成为中国诗词学会会员,22人跻身中国楹联学会会员行列。

  “我从小就对古典诗词情有独钟,读诗班开办以后,我仿佛如鱼得水。”王赎回是首期读诗班的学员,凭借扎实的文化功底,他逐渐成为王国明的得力助手,长期协助操办读诗班。30多年来,他已有上千首诗作问世。2005年,王赎回作为我省唯一一名代表,获评“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文化户”;2014年,他又荣获首届全国“书香之家”的荣誉称号。

  村民王瑞芳曾在泉州学习南音10多年。一次偶然的机缘,她回乡参加了读诗班。凭借较好的声音条件,加上南音与诗词艺术的共通,王瑞芳被王国明培养为读诗班教师,并最终成为贵峰诗社的骨干,她的作品曾获得“郑成功杯”全国诗词吟诵邀请赛二等奖。

  时至今日,在很多传统节日里,参加各种诗词庆典会成为贵峰村村民的独特习俗。诗词吟咏也成了村民探亲访友、联系友谊的一种方式,就连村干部在调解邻里纠纷时,也常用古典诗词来教育、劝导人们。

  创办贵峰村读诗班,起初只是王国明一念之间的小小善举,但30多年的坚守,却让这颗文明的种子逐步长成大树,迸发出强大的能量,为弘扬传统文化打造了一个独具乡土特色的载体。(福建日报记者 刘益清 通讯员 黄瑜鹏 陈鑫炜)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安溪县蓝田乡:开展体验式教学 推动主题教
  • 金埭头 银岑兜 因华侨而远近闻名的村庄
  • 晋江市领导到陈埭镇检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