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东田王支援家庭上榜省级文明家庭候选名单
28日,省委文明办将我省拟推荐表彰的第五届省级文明城市、第十三届省级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社区、行业、文明风景旅游区)和首届省级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候选名单进行公示。在这份名单中,东田桃园村的王支援家庭作为咱南安的唯一一户代表上榜省级文明家庭!整个大泉州也仅有11户,全省共100户!
有爱的一家人
在东田镇桃园村罗城内,有这样一户王姓“大户”人家:四世同堂甘之如饴,一大家子四十多人至今未分家,吃住都在一起,这在当今社会是极为罕见的;王家男人个个精明能干、辛勤打拼,王家媳妇个个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王家人上上下下男女老少都彬彬有礼、团结邻里、无私奉献、情系乡里。
王家四媳妇刘赖上有婆婆,已是90岁的高龄,下有咿呀学语的孙子。她家丈夫除了他本人外还有五个亲兄弟,有的在政府部门、企业上班,有的出门做生意,她的丈夫王支援则是村里的村长。
四世同堂和和美美
王家六兄弟至今未分家,四十多口人吃一锅饭、睡一栋房,实属难能可贵。王家团结和睦,气氛融洽,人与人之间相互体谅,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在处理家庭的重大事项时,兄弟之间、妯娌之间平等对待,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只要是合理的建议,求大同,存小异,做到办每件大事全家都心情舒畅。王家的媳妇们个个勤俭持家,合理安排家庭经费,从不铺张浪费,妯娌之间从没红过一次脸,从没斗过一次嘴。邻居和亲朋好友没有不羡慕他们这一大家子的。
在王家,四媳妇刘赖主要负责照顾年迈的婆婆。她的丈夫王支援本届被村民推选为村长,平日里更忙了,把精力都奉献给了桃园村这个大家庭,自己的小家庭都交给了她打理。她尊老爱幼,能挑重担,任劳任怨,是邻居眼中的好儿媳。她对待婆婆像对待亲生父母一样,每天早起晚睡,精心照顾老人衣、食、住、行。有一年夏天,天气异常炎热,持续高温好多天,她对丈夫说:“天气这么热,咱娘屋里的电风扇扇的也是热风,都这么大岁数了,可别中暑了,给老人家装个空调吧!”就这样,老人家用上了家里第一台空调。平日里她一有空闲就和婆婆聊天、散步或者带上一些水果、营养品之类的东西同婆婆一起到左邻右舍串门聊天,让老人开心。
身体力行弘扬美德
王家人很注重家庭美德。刘赖夫妇倡导男女平等,在家夫妻二人相敬如宾,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家里家外有困难共同面对,出了问题共同协商解决。丈夫王支援在村里的工作十分繁忙、任务重,照顾家庭的事相对较少,刘赖总是理解,积极支持,从无怨言,把家里、地里收拾得井井有条。
有人说:天下的婆媳关系最难处,是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刘赖的言行,对此作出了最好的回答。她上有90岁高龄的婆婆,对老人她总是贴身服侍,嘘寒问暖,端茶送水,让老人家身心健康,乐观开朗;婆婆对待儿媳比对女儿还亲,儿媳感冒流鼻涕,她都要买药、煎药、眼瞅着她吃下药才放心,有时还攒钱为儿媳买衣服首饰,儿媳也愿意跟婆婆说心里话,婆媳间总有说不完的话,不是母女,胜似母女。儿女们也养成了尊重长辈的良好习惯。
爱如果只停留在一家人之间,那么这种爱是狭隘的,王家人就把这种爱这份情延伸到亲朋邻里。他们一直与邻居相处十分融洽,从没有与任何一家邻居吵过架。他们待人真诚,乐于助人,关心他人,只要大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一定二话不说,尽可能地给予别人帮助。他们谦和热心,乡亲们总是找他们商量事情,请他们拿主意。在村里只要提到这一家,人们总会伸出大拇指:“这一大家子,真没得说。”
热心公益助人为乐
王家人个个作风正派,热心公益,心系乡里。刘赖的丈夫王支援从一名普通的村干部干到现在的村委会主任,已经有十几年了,她一直鼓励、督促丈夫做一个正直的人,在工作中要坚持原则,绝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丈夫王支援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团结带领村民全力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早期,在刘赖的帮助下,王支援带头发动群众大片种植杨梅树,后来又引进蜜饯生产厂家,建了8个大的杨梅储蓄池,打开了市场,带领群众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前几年刘赖夫妇带头发动群众,鼓励乡贤捐资,在罗城内铺盖了一条宽敞的水泥路,极大地改善了村里的交通状况;为进一步美化环境,前几年王家以王支援为首带头组织,多方筹资,在罗城内安装了太阳能路灯100多盏,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为了保持村里良好的生态环境,近期又发动社会多方力量筹建文化活动中心,投资40多万元,今已投入使用,为群众提供一个好的娱乐场所……
刘赖也以实际行动支持丈夫的事业,积极参加村里的各项活动,带动同村妇女老少组成多支健身操队伍,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这让村民都十分高兴和敬佩。(田蜜事业微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