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美丽乡村环卫考评回访 南安溪美镇山村和洪梅新林村整改不理想
翻开4月份的环卫考评成绩单,南安市溪美街道镇山村和洪梅镇新林村分别位列泉州暗访考评倒数第二和南安暗访考评倒数第一,处在“差等生”的队伍。昨日,记者跟随南安市建设“美丽乡村”环境卫生检查考评中心对镇山村和新林村进行环卫考评回访。
【现状】垃圾依旧“肆虐”
昨日上午,在镇山村,记者看到村主干道未见明显垃圾,对照上月暗访图,环境卫生有了一定改善。但靠近沟渠、路沿、草丛边,仍可看到垃圾堆积。
“这溪流里的垃圾很明显,看到就要及时清理。”考评中心发现一处垃圾点,立马转身告诉负责环境卫生工作的镇村干部。“这几日都有在清理,溪里的垃圾可能是昨日下午留下来的,我马上让清洁员过来清理。”镇山村村委会主任洪建宁随即打给清洁员,告知垃圾地点。
洪建宁告诉记者,镇山村地形呈狭长形状,共4.81公里,全村常住居民和外来人口共1.3万多人。他们认为,环境卫生差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管理不到位,二是保洁人员清洁工作不到位。
“镇山村环境卫生考评检查排名这么后面,我们也感到丢脸!”洪建宁说,4月份环境卫生考评成绩公布后,镇山村马上召开两委成员会议研究,并立即组织50多人、4辆机械车,用5天的时间对全村环村水泥路两侧的垃圾杂物、卫生死角进行全面整治清理。
走进新林村,主干道上依旧随处可见生活垃圾的影踪,与之前考评的对比图相比,相差无几。对照着整改函上的扣分点,记者发现,整改成效仍不明显。
“上一周来检查时就发现路沿与河流护坡交界处,有存在垃圾堆积的现象,如今还是一样,没有进行清理。”考评中心指着一处垃圾点说。记者看到,坡下有部分黑色塑料袋等,还有一大块废弃的桌子。
检查中,考评中心人员也发现,新林村主干道边存在建筑垃圾未清理、生活垃圾未入垃圾桶等现象。而在镇山村和新林村一些没有硬化的背街小巷更是垃圾“肆虐”。
新林村村委会主任林梅生坦言,保洁范围并未延伸到这些未硬化的区域,如沟渠、背街小巷、边角地带等。“保洁人员只清理村里主干道,其他地区他们没上心去清理。”林梅生说,在此之前,新林村并没有负责清理环境卫生的保洁员,此次为了整改,他们聘请了3名保洁员。
【建议】转变观念真正重视环境卫生工作
“从今天的回访情况来看,可以说,溪美街道镇山村和洪梅镇新林村的环境卫生整改效果并不理想。”考评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他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负责环境卫生工作的镇村干部、保洁人员、群众等固有观念根深,普遍认为农村地区不可能非常干净、没有垃圾。
“他们认为只要村主干道清理干净即可,考评人员检查边角落地块那是在专盯他们的‘阴暗角落’。”该负责人表示,但其实“阴暗角落”反而是垃圾容易堆积的地区,更需清理。道路保洁要全覆盖,辖区内有通车的道路都要加强常规保洁和流动性保洁,边角地带也要时常巡查。
“环境卫生考评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考评促整改,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共同保持环境卫生的干净整洁。因而,考评人员‘找茬’反而是一件好事。”该负责人说,在多次走访中,他也发现不少镇村干部有此思想,“希望大家能转变观念,真正重视环境卫生工作。”
此外,在检查中同样发现保洁人员的环境卫生整治意识薄弱。在镇山村现场检查时,考评中心发现,一名身穿保洁服的工作人员骑着垃圾清运车,一手拿着一包塑料袋,在行驶中随手就将塑料袋扔到路边。(记者 庄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