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举行第九届海峡论坛·两岸社区农渔业交流合作发展论坛
每年举行的农订会加强了两岸的商贸交流,吸引不少市民前来“赶集”。(资料图片)
“闽台的经济文化交流日渐频繁,台湾同胞来这里做生意如同走亲戚、访朋友。”作为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55周年系列活动的配套活动,在昨日的第九届海峡论坛·两岸社区农渔业交流合作发展论坛上,福建闽台农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世哲说。
论坛上,海峡两岸的商贸代表就如何促进农渔业的共同发展,加强青年创业一家亲、共创新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当天两岸6家单位签约了三个项目,分别涉及两岸的文化宣传以及粮油、渔业贸易合作。□本报记者王宇静蔡紫旻通讯员陈鑫炜黄瑜鹏
两岸农渔业贸易日渐繁荣
“南安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乡,地处闽南金三角,与台湾一衣带水。近年来南安与台湾的贸易往来愈加密切。”论坛上,南安市委副书记张桂森说。
据统计,今年前5月,南安石井港对台小额贸易共航行4562航次,货运量近15万吨,贸易额近1.5亿美元;“泉金”客运直航共航行22569航次,运送旅客近百万人次,成为台湾民众往来祖国大陆的重要通道之一;对金货运直航共航行2673航次,货运量达271万多吨。石井港是福建沿海地区与金门货物直航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之一,成为台湾槟榔、鳖卵、冰鲜午仔鱼等农渔产品最大的登陆口岸。
两岸农渔业贸易的繁荣,充分说明两岸基础农渔业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泉台民间交流协会副会长庄志民表示,两岸商贸文化交流已成为常态,今后将从常态向细化升级方面努力,实现两岸农人的精准融合互促发展。“论坛的举办利于智慧的碰撞,利于基础民众及中小企业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释放积极信号。”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会长于培顺说。前台湾地区领导人办公室副秘书长赖峰伟也表示,两岸一家亲,基于情感的交流基础,贸易合作的互荣发展必将是大势所趋。“仅闽台市场每年就要接待台湾2000多人次来访人员。”王世哲说,两岸民众的交往已经不只是商贸往来,更多的是建立亲朋好友的同根同缘情谊。去年台湾云林民间组织48位乡亲前来福建朝拜妈祖后,还专程到闽台市场走访。
好政策吸引台湾青年来创业
伴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围绕两岸青年和基础民众共同关注的就业、创业等问题,南安依托地域优势,正在加大吸引台湾青年创业政策方面的支持,去年落地南安的“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示范点”已经吸引了20多家台资企业入驻,几十位台湾青年在这里开启创业项目。
“南安已经连续举办了九届闽台农产品订货会,历年参展的台湾农渔团体、企业达8000多家次,台商和农渔民达万余人次,签订购销合约金额70多亿元。”业界人士说,这么多年的积累,进一步激发了台湾青年到祖国大陆、到南安的创业热情。
“我们这里有各种优质的台湾货源,有贴心的服务,更有拎包入驻的优惠,方便台湾青年创业者发展电商等创业项目。”闽台农市场相关负责人说,未来他们将打造集创意设计、经贸交流、电子商务、冷链物流、创意农业、商品品牌、产品研发的综合创业服务平台,为两岸青年提供创业、就业与施展才能的舞台。据了解,针对18至45周岁的台湾青年来南安创业,当地市场推出了享受免租金、往返泉金客运码头接送、协助办理相关证照、优惠提供通关仓储和物流等具体服务措施。
“泉州有丰富的产业优势,欢迎更多创业者、企业来这里寻求合作。”泉州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两岸在茶业、家禽养殖、农业设施各方面都将有很大的合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