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幼儿版火鼎公婆 滑稽表演逗笑全场
对于火鼎公婆这项传统民俗表演,闽南人应该都不陌生,滑稽的舞步、夸张的表情令人捧腹大笑。但是,幼儿版的火鼎公婆你见过吗?昨日,霞美中心幼儿园的“六一”舞台就上演了这精彩的一幕。而对于泉州市级非遗传承项目火鼎公婆传承人傅清水来说,这是件值得欣慰的事,他找到了传承对象。
身穿羊羔黑裘、腰束长绸巾的“火鼎公”,手拿桔木长烟管;身穿镶边大襟红衫的“火鼎婆”一手拿红手帕,一手执着大圆蒲扇。“公婆”二人抬着一口铁鼎,鼎中是鲜花,后边跟着挑柴的小丫头。六七岁的小孩以这扮相刚一上场,台下不少观众就先笑了。
随着轻快的民间小调响起,“公婆”或快步飞穿,或缓缓踯躅,舞姿神态随意变化,滑稽的表演惹得观众哈哈大笑。“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原本就憨态可掬,做出这样的表演,更添喜剧效果。”台下,一位家长一边叫好,一边点评。
“这些小朋友才学不到三个月,就演得很不错。”傅清水就是教孩子们表演的老师。此次表演,考虑到安全问题,火鼎中没有生火,而是以鲜花代替。
傅清水,今年51岁,霞美四甲锦堂村人。他说,“火鼎公婆”至今已有300多年的传承历史,是他祖先自创的表演节目,他是第五代传人,15岁开始就跟爷爷学习表演,并教出第六代传人——侄子傅晓强。事实上,傅清水一直有个心愿,希望这项传统民俗表演传播得更广,而不是仅限于他们家族。
2015年,霞美四甲锦堂清水火鼎公婆艺坊被列为南安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拿到那块牌匾,傅清水的想法更为强烈。然而,愿意主动来拜师的人非常少。
时间一点点过去,傅清水觉得等人上门拜师不是办法,决定主动出击。今年3月,他主动找霞美中心幼儿园园长黄翠英,希望允许自己在幼儿园开课。
这一听,黄翠英产生浓厚兴趣,“这是闽南传统文化,孩子们应该对其有所了解,如果能传承下去就更好了。”黄翠英答应得很爽快。
于是,傅清水每周都来这所幼儿园两三趟,为孩子们上课。没想到,受到小朋友的一致欢迎。
“我很喜欢‘阿公’这个角色,很有趣。”7岁的小朋友洪伟鸿当天也上台表演。他说,以前他见过火鼎公婆,当时就觉得很有趣,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能表演。洪妈妈看到儿子如此兴奋,也支持儿子学习这项表演。
如今,傅清水已经多了5个弟子。“我打算将传习所设在这所幼儿园。”傅清水说,接下来希望能到更多的学校开课,尤其是小学和中学。(记者 苏明明 李想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