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出炉

泉州晚报   2016-11-09 15:57

  近年来,南安市从政策扶持、招商投资、项目建设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有力推动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图为位于泉州(南安)光电信息产业基地的阳光中科(福建)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角。 (南轩 摄)

­  “近年来,我们赶上了技改升级、提质增效的浪潮,订单排得满满的。”8日,位于泉州(南安)光电信息产业基地的阳光中科(福建)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派繁忙景象,据该公司董事长许新湖介绍,这里生产的太阳能电池,将被源源不断地送往国内主要光伏产区,再装配送到国外。

­  阳光中科成立于2010年10月,目前已成长为我省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制造企业,在这里,机械代替了人工,生产力得到最大体现。

­  阳光中科的迅速发展,正是近年来南安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缩影。经过30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南安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已经在太阳能光伏、半导体照明LED应用、无线通信、安防监控、新型元器件等领域形成核心产品,并逐渐向集成电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高端软件等领域渗透。

­  据统计,目前南安全市拥有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150多家,2015年实现规模产值20.21亿元,比增12.9%,规模以上企业9家,拥有省名牌产品2项、省著名商标2枚;累计获得专利授权311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4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59件;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家,泉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南安“十三五”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规模化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首要目标。为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转型升级,近日,南安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正式出炉,力争经过五至十年的努力,使该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明显扩大,产业布局明显优化,细分行业日益多元、链条体系日趋完整,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  路线已经勾勒完成,接下来南安将如何施展?

­  “下一步,我市将从太阳能光伏、半导体照明、无线通信与安全防范以及新型元器件、材料及电池等四方面进行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现有优势产业,壮大特色产业集群”。据南安市经信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该市同时还将加快发展信息软件产业,打造新经济增长点。

­  太阳能光伏方面,南安将依托产业已有的太阳能电池材料高纯硅生产和太阳能电池制造基础,引导产业做大做强,逐步延长至生产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电池组件及产品封装与应用等领域,最终形成包含高纯多晶硅制造、硅锭、硅片生产、太阳能电池制造、光伏组件封装以及光伏系统应用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打造硅材料及光伏产业聚集区。

­  半导体照明方面,将依托产业在LED应用领域(路灯、庭院灯、灯饰、显示屏)积累的产业基础,提高工艺水平,应用好现有技术并持续创新,加速发展半导体照明LED封装及应用产业,同时积极发展下游的LED衬底制作、外延生长和芯片制造生产线,突破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最终形成涵盖LED“衬底-芯片-封装-应用”等各领域的完整产业链条,引导产业做全做强,打造LED全产业链示范工程。

­  无线通信与安全防范方面,将依托对讲机产业链以及安防产品(主要包括电气安全监控设备、电器保护装置、红外报警器、楼宇可视对讲、防盗报警锁、摄像机、监控系统等)积累多年的基础优势,加大自主创新投入,推进基于化合物半导体的光通信产品研发和生产,提升对讲机芯片研发能力,推动安防产品朝网络化、智能化和物联网化发展,做大做强无线通信和安防产业,打造在福建省内具有强有力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  新型元器件、材料及电池方面,将依托覆铜板、电容器以及微波介质陶瓷等元器件良好的发展基础,以陶瓷厨卫、机械装备等主导产业对上游原材料的巨大需求为导向,以产品升级换代、提高本地化率为目标,加大招商力度和在建项目推进力度,积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存储器和基于化合物半导体的微波、射频和功率器件,壮大新兴元器件产业规模,提升电子材料生产水平,加快新兴电池研发速度,逐步形成与光电信息终端产品相配套且能够有效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电子器件、材料和电池产业聚集区。

­  除了充分发挥传统优势产业基础外,南安还将充分发挥毗邻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数据中心的优势,挖掘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对于信息软件的内在需求,加快发展通信技术服务、集成电路设计、动漫游戏、软件出口以及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应用软件等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应用导向的电子商务、物联网和云计算产业,引导信息软件企业集聚发展,形成南安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黄瑜鹏 林志东 黄骏集)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聚焦“十五五”规划!鲤城区政协现场调研
  • 洛江区人大常委会2025年代表工作推进会召开
  • 洛江区召开常态化创城工作调度会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