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以来南安市完成批而未供土地清理处置137宗
批而未供土地清理处置是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督促整改的重要问题,也是泉州市政府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专项督察的重要内容。对此,南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组织召开专题协调会和约谈会,对相关工作进行部署安排,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全力推进批而未供土地清理处置。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3月10日,南安召开全市推进批而未供土地清理处置工作约谈会议,对各乡镇政府(开发区、产业基地)以及相关市直部门主要领导进行集体约谈,明确工作任务、整改期限;3月10日、14日,市政府组织召开专题协调会,对相关工作进行细化分解。各乡镇、产业基地和相关市直部门纷纷成立工作小组,集中精力推进批而未供土地清理处置工作,全市“比招商、清闲地、促投资”竞赛活动、重点项目比落地攻坚活动、清理批而未征土地专项活动等持续深入开展,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是全面摸清底子,夯实基础工作。在市国土局组织三次调查的基础上,市政府办公室于2月16日再次下发通知,逐宗地块详细核实具体情况和存在问题,并由市效能办牵头组织国土局、规划局,集中利用20天时间,分两组到各乡镇逐宗现场踏勘、梳理,摸清家底,深入分析批而未供的原因、难点,建立清册台账,做到有的放矢。
三是坚持分类施策,精准协调解决。根据调查情况,将批而未供土地分为四大类:近期协调供地部分(包括拟划拨供地、拟挂牌出让、已挂牌待签合同)、推进项目落实部分(包括加强招商选资、统筹解决资金)、加快土地征迁部分、近期难以供地需进一步协调处理部分。针对不同类型情况,提出化解思路,明确办理途径,落实责任单位,并逐宗地指出应解决的问题和处理工作意见建议,形成书面材料,印发各相关责任单位,更有针对性推进清理处置工作。
四是实行专项督导,强化对单收账。市政府坚持“成熟一批,研究一批”,及时组织召开用地联席会议,研究供地事项,加快推进供地工作。同时,实行“周报”制度,各乡镇每周报告批而未供土地清理处置进展情况;实行通报制度,市效能办每半个月对全市清理处置工作进行通报;实行专项督查制度,由市效能办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到各乡镇对清理处置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协调,对清理处置工作进展缓慢的乡镇政府、项目办,由市效能办和监察局分别发出效能督查通知书、监察建议书。
据统计,今年初以来,全市完成批而未供土地清理处置137宗、面积3126亩;正在推进供地64宗、面积2114亩。(通讯员 傅小河 蔡文博 记者 林梅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