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李成义博士乐善好施、造福百姓的慈善义举
李成义
成就桑梓地义昭日月光
——忆李成义博士乐善好施、造福百姓的慈善义举(一)
文|李兆生
祖籍南安梅山的李成义博士是新加坡著名侨领李光前先生的长子,是新马工商界著名实业家、李氏基金主席,深受国内外爱戴和敬重的慈善家。
成义先生秉承先辈“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奉献精神,慷慨解囊、慈善济世。只要符合“李氏基金”创立之宗旨,不论学校、医院、文化相关之扩建,还是救灾恤难之义举或对学业优良清贫学生之帮助,都不分种族渊源、宗教信仰和地域,也不带任何条件,皆为李氏基金乐助之对象。其赞助范围十分广泛,遍及新、马及其他各地,各种慈善事业的捐助达10亿元(新币)。足见成义先生所继任的“李氏基金”对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所作出的贡献是十分巨大和深远的。
成义先生继承和实现了李光前先生爱国爱乡的伟大精神,心系祖国,热爱家乡,为造福桑梓帮助家乡发展文教、医疗事业,于1991年冬,在梅山倡导建立了芙蓉基金会。他在致函基金会理事长李兆生时说:“先严毕生致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冀望梓里千秋伟业,亘古长青,源远流长。”他继承和实现了先父李光前先生遗愿,帮助家乡把光前学村办成具有先进水平的南安教育基地。
选准领导人
大规模改扩建中小学校舍
1988年10月,芙蓉侨亲李成枫先生受新加坡李氏基金主席李成义先生委托,返乡参加李光前先生诞辰和创办国专中心小学的纪念活动,并对光前先生创办的中小学现状进行全面的调查视察。在成枫先生返新之后向成义先生所作出的书面报告中,提出了“大力支持乡校、医院,除经费外,尚需有良好的组织”。“要挑选适当人选,组织管理有关经费。”
1991年间,在筹资渠道和设立芙蓉基金会公益组织已趋成熟之后,时任南安市委书记梁奕川在访新之时,带着市领导班子和全市人民的期盼,推举由我出任基金会理事长一事同成义先生昆仲和成枫先生商榷,获得了共识。因此,家乡公益建设担子落在自己肩上。我认为只要是发展南安公益事业的需要,只要成义先生昆仲和成枫先生信得过,为了家乡人民的利益,我是义不容辞地接受这个新的使命。我在市委调研员的位置上,愉快地兼任了这一新的工作,从此走进了社会公益组织的圈里。
1991年11月间,在李成枫先生返乡时宣布成立芙蓉基金会及其组成人员名单之后,带来了成义先生签署的首笔300万港币的捐款。成义先生出手大方,令家乡人民为之感动,深受鼓舞。这不仅让基金会创立,有一个良好开端,开始踏上坚实的第一步,且让乡人看到了家乡公益事业发展的美好前景。为了使用好首笔捐款,我们精心编制了用款计划,并在当年12月间举行的基金会成立大会之时,组织了中小学五座校舍工程的奠基仪式,拉开了大规模改扩建国专、国光中小学校舍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