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安 > 南安新闻 > 正文

忆李成义博士乐善好施、造福百姓的慈善义举

2016-07-18 17:29 来源:南安商报 0

­  做善事是没有专利的,只求普及

­  为动员家乡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到公益队伍中来,2003年10月,吴定基先生在南安市举办光前先生诞辰110周年暨国光中学建校60周年大会上,传达了成义先生的书面讲话,指出“做善事是没有专利的,只求普及”。这对动员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到家乡公益慈善活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改变了以往“大树底下好乘凉”的状况。一些年来,就有数以百计的海内外热心家乡公益事业的人通过芙蓉基金会捐助3400多万元帮助家乡发展公益慈善事业,也体现了基金会以“芙蓉”命名的意义所在,已经逐渐成为更多芙蓉人共同关心的事业和行动。

­  在家乡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成义先生一直奉行着“诚实、信用、严明、谨慎”的南益精神,所允诺的200余个公益项目捐款都如期如数兑现,及时到位。20多年来,由成义先生签发的李氏基金162笔汇款,总共捐助1.74亿元,交由芙蓉基金会承办,办成了文化、教育、医疗等8大类、250个公益慈善项目,其中包含了130座建筑物,建筑面积为19.7342万平方米,有31个单位受惠。成义先生应承的个人捐赠人民币600万元,更是在一个月内迅速到位,满足了梅山蓉溪水电站的建设资金的急需,确保电站如期建成,发挥社会效用。

­  再次荣归故里

­  副省长专程来颁奖

­  成义先生热爱家乡,时常惦挂着家乡社会的发展进步、兴旺发达。因此时隔十年,成义先生偕夫人于2004年10月再次返乡谒祖之前,访问了北京,并参加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30周年座谈会,受到了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王忠禹和时任全国侨联主席林兆枢的热情欢迎和接见。在家乡,受到泉州市、南安市两级党政主要领导和家乡人民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接待,从厦门至南安官桥再到家乡南安梅山,在领导和乡亲的陪同下拜谒了祖宗。一路走来,参观了李氏基金捐建的官桥黄山小学、岭兜中小学,视察了已经建成的光前医院、国光高中、初中和正在建设中的南安工业学校,拜谒了敬立在光前故居广场的李光前铜像,参观了光前故居纪念馆。在家乡期间,成义先生细心倾听了乡亲意见,详细了解进一步建设发展家乡公益事业的要求,尤其是南安人民期待已久的创办高等教育的愿望和建设光前职业学院的规划。在此之后,成义先生决定再捐助3000多万元,完善工业学校建设、重建五爱楼、资助国光二中三级达标设备费、维修国光初中新华楼、建设国专小学三、四校体育场地和改建四校危房等诸多项目,并向南安40所中小学赠书四万册以设立“爱心图书室”。在光前先生诞辰115周年纪念活动时,成义先生还特地为家乡清苦和病困老人捐助生活补贴和医药补助23万元,接济清寒学生11.5万元,以解老年人贫寒、病灾之苦,使纪念活动更具意义。

­  成义先生秉承先父“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精神,博施济众,报效社会,造福桑梓,惠及民生,为发展家乡文化教育、医疗、交通及社会福利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受到各级政府表彰。福建省政府在光前学村、光前医院多处立碑表彰,泉州市政府授予李成义先生昆仲“泉州市捐赠公益事业功勋奖”;南安市政府分别授予李成义三昆仲“慈善家”称号。在2004年10月成义先生返乡期间,时任副省长王美香专程到芙蓉基金会看望成义先生伉俪,并代表福建省政府向成义先生颁发“福建省捐赠公益事业突出贡献奖”,颁赠心系桑梓的金质奖章、牌匾和荣誉证书。这是成义先生昆仲的光荣,亦是家乡人民的骄傲。

新闻推荐

到头了;
下一条: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新罗东 我们在行动!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