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小暖男校门口被撞昏迷三个多月 如今只能躺在床上笑(图)
“妈妈给你讲一个爆笑呆头的故事……”九都新东村,年轻的柯银凤又拿起故事书,学着少儿节目的语气给病床前的小晔讲笑话。孩子说不了话也动不了身,只好拼命地咧嘴发出笑声;银凤声音虽明朗,但还是止不住泪水,只好边笑边把脸颊边的湿润擦干。
在银凤家中,这一幕每天都会发生。去年底,小晔在校门口被电动车撞倒,致颅骨损裂颅内出血,经抢救后又昏迷数月。目前,小晔神志稍有清醒,已经出院。但全身瘫痪,脑内仍有积水。医生建议,若想进行康复治疗,需进行腹腔引流手术,将脑内积水引出体外。
不过,后续治疗费保守估计仍需20余万元,这对早已举债数万的柯银凤一家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无奈之下,柯银凤一家只好寄希望于社会,让小晔重当家庭“小暖男”、母亲“守护神”。本报记者林梅治陈晓萍文/图
孩子被撞性命可能不保母亲惊吓过度两度晕倒
前日下午,记者来到九都镇新东村,和往常一样,柯银凤为儿子讲完笑话后,在床边放起了动画片。
“宝贝,阿姨她们来看你了。”柯银凤凑过身去,用最明亮的声音吸引小晔的注意。小晔见屋内有其他人,眨了眨眼睛,嘴角向上扬了扬。
床边,一本填满黑色字体的日历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按摩”“针灸”“吃药”……从今年2月开始,柯银凤把小晔每天的治疗过程都仔细记了下来。
“孩子是2015年12月28日出的事故,事发太突然,直到2月份我才缓过神来。”聊起事故发生过程,柯银凤担心孩子听了心里难受,便小心示意记者移步客厅。
小晔全名为黄紫晔,今年7周岁,是家中独子,在九都第一中心小学上一年级。去年12月28日下午1时30分,柯银凤准时送孩子上学,距离校门还有十几米。眼看该路段无需过马路,且周围只有接送孩子的家长,便想让孩子学着自己上学……
没想到,不久后,柯银凤夫妻俩便接到学校老师的紧急来电称:“小晔一直趴在桌上,还吐了。”
柯银凤夫妻俩连忙赶到学校,将孩子送入最近的九都卫生所。“一开始,我们以为只是普通的感冒,直到中间小孩突然发出一声痛苦的尖叫声,才惊觉不对劲。”柯银凤说,在卫生所医生的建议下,他们将孩子先后送入梅山光前医院、泉州儿童医院。
医生还在诊断,但小晔的意识却越发模糊。“中午还活蹦乱跳的,怎么没几个小时就成这样了呢?”柯银凤夫妻俩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儿童医院脑部CT结果出来后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
“孩子出现颅骨骨裂,脑出血严重,必须马上转入大医院动手术!”在医生建议下,柯银凤夫妻俩一边将孩子转入泉州二院,一边打电话让学校老师帮忙找事故原因,以便医生作出正确诊断。
原来,当天中午上学时,小晔就在校门口被一位学生家长的电动车撞倒。小晔倒地大哭,在高年级学生的搀扶下进教室休息,肇事家长早已不见踪影。
“孩子出现双色瞳孔扩散,如果是大人的话,早就没救了。”听过事故原因后,泉州二院主刀医生建议立刻动手术。
意识到自己可能要失去孩子,柯银凤突然晕了过去。醒来时,孩子已被推进手术室。从晚上7时38分到11时许,漫长的手术加上巨大的精神压力,柯银凤再度晕厥。
按照医生的说法,小晔当晚的手术还算成功。之后,在ICU治疗了18天后,又转入重症病房观察了一个多月,这才转入普通病房中治疗。不过,因伤到脑干形成脑散,小晔陷入昏迷,全身已动弹不得……
父母抹泪讲故事做按摩孩子会笑会喊妈妈了
接下来,小晔经历长达3个多月的昏迷,柯银凤夫妻俩也渡过了他们有生以来最黑暗无望的日子。在这过程中,小晔情况一直不稳定,院方不时递来病危通知书,小晔甚至一度无法自主呼吸。“那段时间,我们24小时都在待命,整颗心都悬在半空中。”柯银凤说。
大人们即使再无望,都没有在孩子面前露怯,即使孩子仍未清醒。在医生建议下,柯银凤夫妻俩买了各种故事书,甚至把孩子最爱的语文书都带在身旁,每天在小晔耳边“絮絮叨叨”起来。
直到2月6日,柯银凤29周岁生日当天,她正在屋内收拾着东西,突然,丈夫黄新川一脸兴奋地跑来:“快看,儿子会笑了!”“怎么可能!”柯银凤不敢相信,却满怀期待地朝儿子病床跑去。果然,儿子当时虽处于睁眼昏迷状态,但嘴角明显上扬,看似心情不错。
“宝贝,你知道今天是妈妈生日对不对!”柯银凤越发激动,眼泪直流,“这是我29年来收到最好的礼物,孩子会笑了,证明他对外界是有知觉的。”柯银凤说,小晔重新学会微笑,在她看来,所有付出都是有回报的。
激动之下,柯银凤夫妻俩愈发自信,坚持每天给孩子做3次按摩,每过2小时就翻一次身,耳边的“絮絮叨叨”也从未停止。终于,柯银凤一家的付出慢慢得到回报,3月28日,小晔醒了过来;98天后,他第一次张嘴喊出“妈妈”。
“小晔很乐观的,我们舍不得他,他肯定也舍不得离开我们,他那么努力,我们也不能放弃。”柯银凤夫妻俩经常这样给对方打气。
曾是家庭小暖男有钱手术就有康复的希望
5月9日,考虑到小晔身体状况有所好转、生命体征稳定,且家中积蓄已全部花光,柯银凤夫妻俩决定让小晔暂时出院,回家疗养。
“从一开始到现在,医疗费已达40多万元,这些钱除了家里的积蓄之外,还有社会各界捐助的20余万元。”柯银凤说,事故仍在进一步协调当中,但肇事司机连电话都不接,索赔无望。如今,家中举债数万元,在医院花费每天也得近千元,这对她家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只好带着小晔出院回家。
回到家中,小晔生活的点点滴滴再度涌上心头。“小晔是一个小暖男,在老家会帮奶奶捶背,在外面嘴巴很甜,对谁都很有礼貌。”柯银凤说,从小,他们夫妻俩就锻炼小晔独立生活,小晔吃饭很慢,所以洗碗的任务一般都交给他。在学校跟同学们关系也很好,从不打小报告。“记得有一次,我看他脸上有疤,问他是不是出事了,他就摆摆手说‘没什么大不了的’,后来,才在其他家长那边得知,原来他在学校被人挠伤了,还不肯吭声。”柯银凤说。
除了是小暖男之外,在柯银凤眼中,小晔还是她的“守护神”。记得有一回,她和丈夫因为琐事绊了一下嘴,结果,小晔就出马把丈夫“教训”了一顿。
“他很懂事,也很乐观。”柯银凤说,现在每次给小晔讲笑话、讲故事、问他话,虽然他反应极慢,但大人们只要耐心等待,小晔都会作出反应。
“目前,孩子还有点瘫痪,脑部有积水,医生说,如果要继续做康复治疗的话,必须将脑部积水清出。”黄新川告诉记者,通过一从事医生行业的同学那,他得知了一种叫“腹腔引流”的手术,手术一旦成功,孩子康复的希望会很大。但手术治疗费用至少得花20余万元,这让本就举债数万的黄新川一家更难负担。无奈之下,只好寄希望于社会。
如果您想帮助黄新川一家,可拨打本报爱心热线:0595-26531010,也可直接联系黄新川:13599767617。
爱心账户:户主黄新川,工商银行账号:6222330060551199;农商银行账号:6221840107018936792。支付宝账号:hxcpxe@163.com。